发布时间:2018-09-25 08:54 我要投稿
“短短几天里,就收到了近五万元的捐款,解了燃眉之急,这让俺们又惊又喜。”
“你们帮俺家申请返贫、低保,买医疗保险……如果不是你们,俺们没有钱也更没有信心去治好儿媳妇的病!”
1月19日,记者见到原阳县蒋庄乡周屋村贫困户李双柱时,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信。三张信纸略微发皱,纸上字迹密密麻麻,但一笔一画都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透露着朴实以及浓浓的感激之情。
这份朴实无华的感谢信,背后是一个足以温暖寒冬的故事。
信是写给蒋庄乡政府以及帮扶过他的干部的。李双柱的大儿媳郭鲜鲜,在去年11月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最初的组织募捐、朋友圈征集筹款,到赶赴郑州看望病人,再到如今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等方式减轻李双柱家后续的治疗负担。原阳县干部在数九寒冬,给李双柱一家带去了一份温情。
2017年11月2日,郭鲜鲜回到娘家看望生病的母亲,鼻子突然流血不止。乡卫生院、县医院、市医院……辗转几次,经过数天的检查,郭鲜鲜最终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造血功能衰竭疾病,死亡率很高。李双柱没有勇气面对这样的结果,儿媳妇已经有了6个月的身孕,得了病,能治好吗?腹中的孩子怎么办?巨额的医疗费从哪弄去?
李双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李谦,长期在外打工,小儿子一家在外地生活。“俩儿子一个读了中专,一个上了一本。供养俩学生,对于农民来说不容易,所以俺家一直都是村里的贫困户。”李双柱告诉记者,2016年后,儿子陆续成了家,他和老伴平时打打零工,加上乡里组织他们入股合作社拿到的分红,2016年年底,他们家彻底摘掉了“穷帽子”。
“这刚脱了贫,没想到儿媳妇就得了这个病。”李双柱的爱人白世花突然抹起了眼泪。因为怀有身孕急需治疗,李谦两个月前就带着妻子前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说治疗下来要花七八十万,鲜鲜知道时含着眼泪对我说:‘妈,家里没钱,我不治了。’当时就想得病的为什么不是我,她还年轻呀!”
“就在为治疗费发愁时,分管村里扶贫工作的王涛副书记来到俺家,说帮俺们入了低保,也重新被纳入了贫困户名单。”李双柱安慰妻子后,对记者说。王涛是蒋庄乡党委副书记,得知郭鲜鲜患病的情况后,他第一时间和党委书记王伟峰进行商量如何处理,并联系原阳县教体局驻周屋村第一书记马玉宏,一同在“轻松筹”等平台上发起筹款。“当时特地开了个动员会,发动党员干部都去捐款转发。”王伟峰说。此次筹款近五万元,第一时间打入了李谦的账户。
“入院后借的钱都花完了,这几万块钱是救命钱啊!女儿早产,出生后必须待在保温箱,一天就得三千块钱。”记者拨通了李谦的电话,提起大家的帮助,他激动不已。“李局长、徐经理当时还和王书记亲自来到郑州看望我们,真的太感动了。”
李谦口中的徐经理和李局长,分别是原阳县财政局局长李国荣和原阳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延秀,郭鲜鲜患病后,二人除了积极帮她申请补助,还组织原阳县财政局的同事捐款5500多元。“听爸妈说,下大雪那几日,天冷路滑,徐经理不顾天气恶劣,一家家地跑,看积雪有没有压坏房顶,在我家待的时间最长……大家真是把我家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啊!”李谦在电话里哽咽了。
如今,郭鲜鲜的女儿已经出院,她也找到了合适的骨髓配型,正在无菌室接受骨髓移植的术前准备。“目前郭鲜鲜看病共花费30多万元,下一步骨髓移植手术预计尚需40万元左右,按照原阳县健康扶贫实施的‘4+1’兜底保障政策,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的报销外,将对李双柱家实行第四次商业报销政策,尽可能减少他们一家的负担,如还困难就可申请民政救助。”王伟峰告诉记者。
提起刚出生的孙女和即将手术的儿媳,李双柱老两口虽然沉重却依旧坚强乐观。“除了能写封感谢信,没有别的能力来报答帮助过俺家的好干部,等儿媳妇出院了,俺们还会努力把日子过好,争取早日脱贫,不再做这个贫困户!”
《【河南日报】一封感谢信 温暖原阳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uanyang/76581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