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1 10:35 我要投稿
2018年3月2日,原阳县文化旅游局、县文联领导及太平镇干部带领水牛赵村村党委、村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考察学习,认真听取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介绍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做法。
20世纪70年代前,袁家村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改革开放初期,村“两委”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村办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2007年,袁家村开始“转型”—发挥毗邻省会西安、地处西安与咸阳半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依托传统村落,挖掘乡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建设融关中作坊、关中民俗、关中小吃等于一体的民俗、民风体验一条街,“复活”人们记忆中的老房子、老街巷、舌尖上的老味道,形成了关中印象体验地休闲旅游品牌,先后被评为“2014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十大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连续3年游客均超过300万,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
据介绍,在发展乡村旅游上,袁家村以村庄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以产业为支撑,坚持“因地制宜,做关中民俗”、“全民皆兵,让农民都有事干”、“合作社平台,把握村民的共同利益”等理念,调动村民积极性,和村民形成发展共同体,将产业、农村、农民结合到一起,带动所有村民参与、致富。
袁家村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关中民俗旅游到乡村度假游,再到现在发展农副产品产业链,采取“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三产(旅游)带二产(农副产品加工)带一产(农业种植、养殖)的产业链;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将产品质量作为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完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用乡情和小吃留住“关中味道”,用匠心和诚信保障食品安全,赢得了游客信任,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袁家村把握时代脉络始终坚持走集体发展之路,实现共同富裕,迅速成为乡村旅游的典范,给水牛稻农民合作社和田园综合体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01
在创新改革和与时俱进中始终坚持把造福百姓作为自己倾心尽力、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凝聚集体的力量,使得美丽乡村有可持续发展前景!团队发展必须有思路,做事有智慧,奋斗有理想,转型有魄力,群众有干劲……
02
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坚持实施因地制宜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水牛稻的天然优势,依托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根植农村、农舍和乡愁,深耕地域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有品牌、有品位、有品质的乡村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03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今天,乡村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要统一和谐,着重突出精神文明,加强思想教育,淳厚乡风民俗,弘扬优良传统。水牛稻坚守粮心,以诚信为本,把食品安全当成坚守的底线,自律互律蔚然成风,在留住味道的同时,也守住乡情,对外打造一张淳朴而精美的旅游名片。
《从原阳水牛稻到礼泉袁家村》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uanyang/77422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