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9 11:53 我要投稿
一栋栋漂亮的新房,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声声真诚的道谢……
告别故土、走出大山的贫困群众不仅搬离了穷窝、改变了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发改委副主任郭玮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许多贫困群众从大山里搬了出来,搬出了幸福,搬出了自信,搬出了尊严,搬出了小康。”
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52岁的柴金娥今年5月1日搬进了位于嵩县黄庄乡政府所在地的汝南小区,住上了125平方米的新房。
说起昔日的艰辛,她掉泪了。丈夫10年前去世,她带着80多岁的公公和3个年幼的孩子艰难生活。家乡山高沟深,住的是土坯房,吃水是接的雨水,庄稼是望天收。
说起现在的生活,她笑了。老大在外打工,两个小的在上职业高中,当地政府每年每人给2000元的生活补贴。政府还在汝南小区旁边建了一个服装扶贫车间,她在扶贫车间打工,一月能挣近2000元。
她说:“搬出大山住楼房,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过去做梦也想不到。”
要想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重点。在搬迁的同时,我省同步谋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培养特色种养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内乡县实施光伏、养殖、扶贫车间三个全覆盖,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其中,在每个安置点建造的光伏长廊,确保贫困户年稳定收益达到3000元。
生活质量提高了
淅川县盛湾镇搬迁户张锋说:“搬出大山,俺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发起的这场脱贫攻坚战。”
张锋的家乡在大山深处的一条沟中,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学校离家有3公里多,还要经过一条河,河上没有桥,都是蹚着水过河。一到夏秋河水上涨的季节,张锋的心就揪着。
如今,张锋住的新区交通便利,距乡政府、卫生院、中心小学都不足500米。他说:“再也不用接送孩子上学,自己也能安心在外打工挣钱了。”
因为搬迁,生活环境美好了。很多贫困户都说,住在深山,大环境好,自家的小环境脏、乱、差。现在住在小区,地面硬化了,绿树成荫,还有健身器材。
因为搬迁,生活质量提高了。过去走的是崎岖山路,喝的是浑浊的河水或雨水,住的是土坯房,很多人甚至没看过电视。贫困户们说,现在住楼房,吃自来水,真是掉福窝了。
因为搬迁,很多贫困户变成了“城里人”。嵩县凤翔社区的搬迁户赵根奇说,过去住在大山中,一年才能到县城一趟。现在,就住在县城旁,买东西、就医、就业都方便了。更重要的是,见得多了,眼界也开阔了。
精气神充足了
面对大山,一些贫困户绝望了。易地扶贫搬迁给了他们重生的新机会。很多贫困户借助这一契机,奋发向上,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卢氏县五里川镇前村樊庄组25户居民居住在山坡上,吃水需要下山到沟中挑。因为条件差,庄里的男人都“说不上媳妇”,曾经连续13年庄里没有娶进过一个媳妇,被乡邻称为“光棍村”。
易地扶贫搬迁给这个“光棍村”带来了新转机。根据规划,他们将搬到县城附近的安置点。说起搬迁,大家都高兴得合不住嘴,有男娃的父母不发愁儿子找不到老婆了。
在辉县采访时,一个已经搬迁的贫困户说,过去走路抬不起头,现在住在县城旁,很自豪。我们必须发愤图强,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记者 李运海)
《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③搬出大山幸福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uanyang/7164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