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27 13:23 我要投稿
2月9日,卫滨区召开第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回顾总结2014年作风建设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部署2015年工作。
2014年,卫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力纠正“四风”,从严教育监督党员干部,“不敢腐”的效果初步显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4年度作风建设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落实“两个责任”。卫滨区委制定《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区委书记孔凡旭就落实“两个责任”进行宣讲,对县级领导干部、镇办和部分区直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体谈话,听取“两个责任”落实情况汇报,传导责任压力。落实区委班子党委主体责任签字背书、联系分包、公示承诺、巡察督导、年度双报告等工作机制,细化明确班子成员承担的20项反腐败工作职责,确保知责、担责、尽责。区纪委就镇(办)、区直单位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提出具体要求,去年12月召开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述责述廉会议,8名镇(办)党(工)委书记分别述责述廉,接受了询问质询和民主测评。通过半年督导、年底考核、不定期巡察及专项检查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廉政约谈9人次。强化责任追究,实施责任追究16起,对列为追究对象的班子和个人限期整改,起到了警示作用。
持续纠正“四风”。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清退会员卡、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利益问题、会所中的歪风、领导干部收送红包礼金问题等专项治理,检查党员干部1391人,审核查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2000余份,约谈3人,督促整改问题9个。常态化治理节日病,严格执行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对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公车私用、公款吃喝、非公务接待以及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情况进行检查,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开展作风纪律明查暗访,集中整治作风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4个,对单位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责任追究8起,编发通报7期。2014年全区“三公”费用减少244万元,同比压缩28.3%。
深化教育预防。开展“廉政教育月”、“清风牧野·廉洁双节”系列活动,组织观看《四风之害》《滑落深渊》《底线》等廉政教育片,编辑印发《十八大以来廉政新规定文件汇编》。新建高村廉政主题游园,制作区廉政建设宣传片,区纪委拍摄的廉政微电影《开心的日子》被市纪委选送参加全省优秀作品评选。全年在中央、省、市媒体发表反腐倡廉稿件38篇,在“清风卫滨”微博发布廉政微博400余条。基层廉政文化建设注重与核心价值观、大众文化结合,形成廉政教育室、廉政街、廉政社区等点、线、面结合的宣教阵地。完善服务监督体系,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办理审批事项2269件,办结率达100%。继续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年活动,各镇(办)、重点区直单位针对腐败风险大、社会反映强烈的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建章立制,约束、规范权力运行。
依法依纪办案。落实“三转”要求,将查办案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要内容和核心工作,坚持依法依纪安全文明办案。加强执纪监督人员力量,调配办案用房面积120平方米,完善规范安全责任制度,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建立案件通报、协助查办、线索移送等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六个一批”案件移送专项工作,办案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80件(次),查办违规违纪案件21起,党政纪处分21人,科级干部3人。
狠抓队伍建设。卫滨区纪委监察局坚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突出监督执纪问责主业,把不该管的工作交还给主责部门,取消或不再参与议事协调机构22个,保留或继续参与12个,专项效能、执法监察数量较往年减少50%。结合纪委监察局内设机构改革工作,优化资源配置,力求执纪监督人员占机关人员总数80%。对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持走在前、做表率,以整风精神和务实态度,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切实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清会风、树形象。区纪委监察局结合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按照区委统一部署,领办20项牵头整改任务,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逐条制定整改落实措施,作为2015年重点工作予以推进落实。
会议凝聚了共识,鼓舞了士气,全区落实“两个责任”的氛围更加浓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认识进一步强化,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源自2015年2月17日《新乡日报》记者 高清军 通讯员 杨栋 李志成)
《卫滨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weibin/13226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