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新华社
河南分社社长孙志平一行30余人,深入我市张村乡平岭村开展“两学一做”学习
教育实践活动,踏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追寻“
辉县人民干得好”的峥嵘岁月。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全国著名记者、新华通讯社原社长穆青曾9次来到辉县,跑遍了辉县的山山水水,与这里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治山治水、筑路造田百余个工地,都有他的足迹。穆老情系辉县,时刻把山区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白天拿锤、晚上握笔,采写了《情系人民》《难忘那双手》《老书记与北干渠的故事》《大地生辉》等辉县人民干得好的传奇。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五千斤大米桥。这个石桥不长,65米。在桥旁的石碑上,赫然写着“五千斤大米桥”六个隽永苍劲的大字,字是穆老所题。听说新华社的同志要来学习参观,80多岁而又双目失明的老干部服务队副队长杨有金,在副队长原永的搀扶下,早早来到五千斤大米桥头等候。“过去山区人民又穷又苦,穷在路不通,苦在没水吃,老书记郑永和带领老干部服务队,决心修路架桥,把
新乡市交通局援助的五千斤大米换成五千块料石,在
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山区人民积极参战,发扬愚公精神,硬是用一块块石头把大桥砌起来。”杨老动情地说,新华社记者一边听一边看,深受感染。
沿着五千斤大米桥往里走,便到了“一人桥”。站在“一人桥”上,当得知这座桥是郭池善一个人花了14年时间起早贪黑自己修成时,新华社记者非常感动,当年修桥的小伙子已成了69岁的白发老人。新华社的同志发现老郭手上有块大伤疤,老郭说:“当时有一块两吨重的石头正在下滑,我用撬杠急忙阻止,撬杠被石头打起,打了我的手,只听有滴水声,低头一看,是我的手在滴血。”这是“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辉县人民干得好”精神所在。
“一人桥”对面的小山腰上,有一个小院,阳光洒进院子,柿子挂在枝头,里面陈列着辉县市老书记郑永和的事迹。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参观了郑永和主要事迹陈列馆后,坐着小板凳,听老干部杨有金作报告。杨有金从穆青和郑永和的关系、陈大斌——辉县是我的第二故乡两方面重点讲解了老干部服务队甘于吃苦、无私奉献,扎根山区为人民服务的事迹。“郑永和为什么能和群众心连心?那是因为他走路走到路前头,上山上到最高头,讲话讲到群众心里头。”“他是顶天立地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国家干部有离退休制度,共产党员可没有离休退休的时候。”……杨有金动情的讲述赢得了新华社记者的阵阵掌声。讲解完毕,新华社记者还与当时参加老干部服务队的老队员杨有金、原永互动,交流感兴趣的话题。
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甘泉表示,此次党日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缅怀了穆青同志,传承了“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同时增强了政治意识、核心意识、规矩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扬新华社记者勿忘人民的传统,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张培培)
《新华社记者来我市山区学习参观》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57145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