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太行处处锁蛟龙

[摘要]市水利局抗洪抢险一线报告 □何汤涛 李正源 719洪灾带给辉县市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据初步估计达3.3亿元。但从问题的另一面看,719强降雨是我市百年一遇的灾难,正因为我市有四座中型水库和几十座小型水库,拦住了突如其来的7000多万方洪水,才没有为辉县人民...

——市水利局抗洪抢险一线报告
□何汤涛  李正源

  “7·19”洪灾带给辉县市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据初步估计达3.3亿元。但从问题的另一面看,“7·19”强降雨是我市百年一遇的灾难,正因为我市有四座中型水库和几十座小型水库,拦住了突如其来的7000多万方洪水,才没有为辉县人民造成灭顶之灾,才没有造成严重的人民群众生命伤亡,才没有使我们的家园支离破碎。
  在这次特大洪灾面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这是对“辉县人民干得好”的又一次佐证,也是“辉县人民干得好”给我们带来的福祉。
  一、宝泉、石门、三郊口、陈家院等4座中型水库为我们拦住了7000多万方洪水,该是什么概念?
  从2012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把我们旱怕了。我们天天喊着抗旱,盼望着什么时候我们的水库有碧波荡漾的一湖水。先说宝泉水库,它的最大蓄水库容是5599万方。在7月9日之前,宝泉水库蓄水容量只有1700万方。7月19日我市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太行山区在一天时间里最大降雨量达462毫米,受山西临近水库泄洪的影响,宝泉水库一度入库流量达到每秒2032方,一个小时宝泉水库水位上涨3米多。当天宝泉水库库容达到5100多万方,达到警戒水位。宝泉水库在一天之内拦住了3000多万方洪水,但广袤的太行山各处的洪水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向宝泉水库,泄洪已势在必行。
  石门水库去年实施的除险加固工程,在7月19日之前基本上属于空库运行。准确地说,7月9日前,石门水库只有400万方的库容,基本接近了干涸状态;7月9日以后达到700万方的库容。石门水库最大库容2270万方;7月19日石门水库最大入库流量达到每秒690方,一天的时间石门水库库容达2190万方,这次强降暴雨石门水库拦住了1500万方洪水;三郊口、陈家院水库之前基本处于干涸状态,“7·19”强降雨三郊口水库拦住洪水1700万方,陈家院水库拦住洪水700万方。不说几十座小型水库,就这四个中型水库共拦住洪水7000多万方。
  这是什么概念?市防汛办公室主任徐福堂说,7000多万方洪水如果在一天之内全部涌进我市平原地区,再加上黄水河、刘干店河的洪水,可能我市的洪灾应该是“7·19”洪灾的三倍。可以想象着广大的平原地区应该是一片汪洋,那就是房倒屋塌,群众伤亡严重,秋作物基本绝收,那种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徐福堂说,“7·19”洪灾虽说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损失,但在铁的事实面前,我们应该感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战天斗地的辉县人民修建的各型水库,才使我们免遭更大的灾难。
  二、宝泉水库的自然溢洪和石门水库的开闸泄洪差别在哪里?
  就我市的四座中型水库来说,宝泉、三郊口、陈家院等三座水库均是自然溢洪。也就是说,洪水涨到规定的警戒水位,就会自然的从溢洪道流出,没有人为控制的因素;只有石门水库设计的是人工开闸泄洪,人工开闸泄洪能够控制水的流量,对下游群众的抗洪防灾有一定的作用。
  这次发生的“7·19”洪灾,宝泉水库发生的最大入库流量是每秒2032方,最大出库流量是每秒1377方。这是自宝泉水库修建以来最高的记录,又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强降暴雨,特大洪暴越过宝泉水库奔涌而下,给下游群众来了个措手不及。对应宝泉水库的是峪河南支河和北支河,南支河设计承载的流量为每秒700方,北支河设计承载的流量是每秒400方。两条河当时实际承载了每秒1377方的洪水。加上我市多年来干旱严重,群众的防洪意识淡薄,没有丝毫的防备,洪水突然袭来,惊慌失措,无能为力;还有长期以来,人们对砂石资源狂采乱挖,部分河堤的防洪能力很脆弱,特别是造成洪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道内秋作物、树木及一些建筑物影响行洪,河势不稳定,这些都是宝泉水库下游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
  “7·19”洪灾的高峰防段,在7月20日的早上六七点钟,峪河、石门河、黄水河三条河流大约在每秒3000个流量,为减轻洪水对下游群众的压力,石门水库实行错峰泄洪;在黄水河每秒600个流量过后两个小时,石门水库才开始泄洪。并且泄洪的量实行递进式加,先是每秒50个、100个、200个,逐渐加大到400个流量。这样错峰泄洪,避免了三条主要河流水势的共同作用,减轻了水患,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我市平原地区的群众经历过“7·19”洪灾之后,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我市平原地区的整体防洪格局。我市南太行沿线的峪河、石门河、黄水河和纸坊沟河一旦发生洪水,洪水最终汇入卫河。这几条河流与卫河并没有明显的入河口,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也没有河堤标识出某条河流是入卫河的,这是历史形成的防洪格局。为确保新乡市的安全,在卫河水过大的时候,洪水会倒灌入我市的平原地区;我市的几条河流一旦发生洪涝也是地毯式流入卫河。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市平原地区的吴村、峪河、占城、赵固、北云门一带村村建有围村堤的原因。
  这种防洪格局体现了我市群众局部服从整体和自我牺牲精神。“7·19”洪灾让我市的1.4万亩秋作物绝收、17万亩秋作物受灾、280多户群众的房屋倒塌,一些生产生活设施被毁。
  蛟龙,是古代人们想象出的能发洪水的龙。人们习惯把洪水比喻猛兽。而说洪水是蛟龙,表达了古代人们对洪水的敬畏。它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我们的水库盛满外流,几乎在一夜之间为灾区群众带来的损失让我们无可奈何。
  太行处处锁蛟龙。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库锁住了这些蛟龙,才使辉县人民群众的各项损失降到了最低。


《太行处处锁蛟龙》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7139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