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屯镇干部群众奋勇抗洪救灾纪实
□王景斌 李锋
7月9日特大暴雨刚刚过去,7月19日,我市又遭受强降雨天气,导致南太行山洪暴发,一夜之间,石门、宝泉、三郊口、陈家院4座水库水位不断上涨,均超警界水位。面对严峻的雨情、汛情,冀屯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奋勇抗洪救灾,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谱写了一曲“党爱民、民爱党,党群共筑连心坝”的动人篇章。
超前部署,未雨绸缪,时刻备战汛期
面对今年汛期提前、雨量极多的特点,冀屯镇党委把防汛当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防汛工作,并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做到提前部署、准备充分、预防得力。
在启动应急预案的同时,该镇还建立责任体系、健全防汛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广播、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做好汛期安全的重大意义,普及有关防汛、度汛的安全知识;镇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掌握雨情、汛情动态,确保灾情信息及时收集传送,一旦发生较大事故和重大险情及时组织抢救并迅速上报,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镇村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深入各村,到险峰险段实地查看,现场指挥,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切实把防汛工作做实、做细,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责任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身先士卒,靠前指挥,驻守灾情一线
领导身先士卒,数次亲临一线。灾情发生以来,
新乡市委书记舒庆、市长王登喜,我市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郭书佩、市委副书记张文亮等领导多次亲临冀屯镇北流河抗洪抢险现场,询问灾情,察看抗洪抢险进展情况,慰问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工作人员。
7月19日,大雨倾盆、水库泄洪,防汛形势严峻。险情就是命令,中午12时,副县级干部、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冒雨亲临各个河堤现场,指挥修复加固河堤、封锁路段、设置路障和警示牌;下午4时,赵化录到前桥位、后桥位召开村两委、党员大会,迅速动员群众向安置点转移;下午6时,宝泉水库泄洪量增大,峪河北支全线告急,赵化录再次到包公庙、张千屯、峪河大桥查看;晚上8时,泄洪量猛增,赵化录到包公庙村动员群众转移,并到峪河大桥指挥拦截洪水;晚上11时,石门水库泄洪量骤增,北流河大堤告急,赵化录再次登上河堤查看,此时,洪水漫过了河堤,赵化录被困在河堤上,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让河堤下的人迅速撤离。之后他立即向市委和两位包乡领导汇报了当时的紧急情况,请求协调各方力量进行救援,通知南坦、南流、马正屯、前桥位、后桥位、后屯六个村迅速组织群众转移,通知文庄、冀屯、范屯、岳村立即堵住入村口,防止洪水进村;20日凌晨1时,中午饭都还没来得及吃的赵化录书记,沿着唯一的出路——煤矿铁路,徒步1个半小时,回到了镇里;20日凌晨3时,各救援单位相继赶到,赵化录再次奔赴前线;6个昼夜,144个小时,赵化录书记和王英俊镇长带领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始终坚守在大堤抗洪一线。
党员带头上阵,发挥先锋作用。面对7月19日的险情,冀屯村和南坦村自觉组织了由70名党员组成的应急分队,一队到张千屯村组织群众向冀屯中心校转移,另一队到峪河大桥拦截洪水;机关党政办主任秦玺组织10名年轻机关党员,自觉承担起了向大堤送饭的任务,没有路,不通车,他们沿着铁路,手把手地抬,一步一步走,硬是把5天15顿饭送上了大堤一线;33个村党支部组织了400人党员突击队,装沙袋,扛沙袋。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镇村上下一心,演绎党群真情。灾情发生后,全镇机关干部撇下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没有一个人回家,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转移群众、指挥交通,奋战在抗洪一线,有的干部家里受灾了,甚至连一个电话都没给家里打过;村里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群众,他们自觉地参与到抗洪救灾当中,麻小营村民曹兰山说:“俺家虽然没有事,但是听说镇里抗洪的事,领导们和干部们没日没夜的,连饭都吃不好,有的家里淹得不成样了,咱看着都心疼啊,心里也急啊,不能坐视不管!”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洪水肆虐,人间有情,大灾尽显大爱
冀屯镇北流河出现60米溃口后,时刻威胁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20日凌晨2时,我市吹响集结号,各部门紧急抽调抢险人员一起赴现场待命。
市直各单位、兄弟乡镇、公安部队纷纷对该镇伸出援手,大家不分你我,拧成了一股绳,组织力量参与抗洪救灾;驻军某部猛虎团灾情发生当天凌晨2时接到抢险任务后,300名将士快速反应,兵分两路,一路奔赴附近出现险情的南水北调工程,一路奔赴北流河溃口,由于洪水较大,附近一处水利工程河堤出现险情。为确保河堤安全,战士们身上绑着安全绳,跳进洪水,向金属网里运送石块。
接到抢险命令后,市住建局局长金葵带领50多名机关干部于凌晨3时赶到出险地段待命,天一亮就开始向溃口搬运沙袋,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在抢险现场,身穿蓝色工作服的赵固煤矿工人非常抢眼,据了解,接到命令后,赵固煤矿派出100多名精干力量迅速投身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与现场近千名抢险人员一起,共同构筑安全防线;赵固一矿出动3节火车,在大堤上搭建了传送带,极大提高了合拢大堤的效率;交通、电力、联通等部门冒险涉水抢修设备,保障了群众的正常生活;新乡市红十字会、扬子药业和万丰食品等爱心企业捐赠了帐篷、药品、食物等救灾物资。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7月24日晚7时30分,喜讯传来,冀屯镇文庄石门河北流河决口处成功合龙!干部群众心中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心系群众,安置复产,开展灾后重建
此次灾情共造成冀屯镇10个村进水,112余户房屋受损,39户房屋倒塌,受灾人口1.7万人,农田受灾面积1.73万亩,其中绝收1.3万亩,各种树木损失37730棵,镇村道路损毁9510米,桥涵垮塌106座,河堤损坏4000米,造成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在灾情面前,该镇党委、政府不等不靠,在抗洪抢险的同时,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时刻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抗洪抢险的第一位,积极安置群众、恢复生产,全面开展灾后重建。该镇先后安置转移前桥位、后桥位、张千屯、马正屯受灾群众4300余人,全镇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群众情绪稳定;派出人员和车辆清理村内积水、道路淤泥、垃圾;在主要干道和各村喷洒消毒药,进行灾后卫生防疫;动员各方力量,积极扶持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目前,各项灾后恢复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38度的高温,60米宽的溃口,一群人的努力,汇集成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这是一场体力和意志的较量,这是一场生与死的博弈,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被汗水湿透的衣衫,沾满黄泥的胶鞋,充满血丝的双眼,晒黑晒烂的皮肤,沙哑说不出话的嗓音……
一张张难忘的面孔、一幕幕铭记的场景!
党心印民心,齐心志成城。在这次“7·19”特大洪灾面前,冀屯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在危急紧要关头,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奋战在抗灾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又一次在鲜红的党旗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凝心聚力战洪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71394.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