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延津县新闻 >

告别“自由落体”式招商 延津“虹吸”大项目冠中原

[摘要]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一直在东西跨越5000多公里,南北相望也是5000多公里的广袤的国土上延续。迈入21世纪,在东北到中西部的大多地域,仍然还是农民当主角,农业唱大戏在人们的心中,乡村始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社会、完完全全的农业经济、确确实...

   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形态一直在东西跨越5000多公里,南北相望也是5000多公里的广袤的国土上延续。迈入21世纪,在东北到中西部的大多地域,仍然还是农民“当主角”,农业“唱大戏”在人们的心中,乡村始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社会、完完全全的农业经济、确确实实的农民家园,一派古朴的田园牧歌风光。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依托公路大密度网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演绎轰天作响的现代农业交响曲

  记者近日在延津县了解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集农产品贸易、物流、加工和粮油食品生产销售为一体,致力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为接近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提供粮油食品。

  中国山货花卉进出口公司作为中粮集团的主要成员企业,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天然食品和天然原料供应商。公司出口的历史达60年之久,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外专业客户的好评。

  中粮集团的进出口公司领导考察后说,延津县地处豫北平原,是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腹地,位居洛阳安阳开封郑州四大古都之间,紧邻京广铁路、京广高速客运专线、陇海铁路、新菏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济东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是河南省公路网密度最大、交通最便利的县之一。延津是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他们历数延津优质小麦种植面积95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50万亩,还建有2万亩“国酒茅台”有机小麦原料基地、45万亩优质花生种植基地等独特的优势资源,决定将与延津县开展战略合作,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延津优质粮油、果蔬等农产品的转化增值,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在绿色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创建、物流运输、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推进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以产业为导向、项目为纽带的联合创新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招商引资带动了延津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至种植养殖、物流储运、食品原料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生产销售等领域,在各个环节上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为粮农创造最大化价值。

  更可喜的是延津在招商引资中,告别“自由落体”式一盘散沙乱招商,为GDP不惜牺牲品环境而盲目性招商,而是紧紧的围绕着传统粮食生产区,抬高科学招商“门槛”,粮食精细深加工的号角声声,演化为轰天作响的农产品转型提升的现代农业交响曲。

  “麦乡”变“酒乡”,国酒茅台有了延津优质小麦成分

  2011年的播种小麦时节,延津县魏邱乡农民刘大林开始和妻子商量扩大种植面积的事。因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主动和延津小麦“结缘”,让他们对种植小麦的信心大增。

  “国酒用国麦,国麦酿国酒!”随着首批1500吨有机小麦的交付,延津小麦产业又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国酒茅台正式酿入延津成分。

  据延津县农业局提供的消息,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酿酒原料的贵州茅台,无疑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合适的气候、独特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小麦品质及有机生产和公司化管理,是贵州茅台“相中”延津小麦的主要原因。

  根据双方协议,延津县提供的小麦须符合贵州茅台制定的质量要求,其中筋小麦(角质率40%~60%)须无霉变、无蚊虫、无杂质、颗粒饱满等,具体标准参照国标。贵州茅台作为延津的合作方,对基地进行监督,若发现基地违反有机要求行为时,有权制止并通告基地整改。同时,贵州茅台对基地建设提供指导、技术服务,且可根据情况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并对生产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义务培训。生产基地使用的种子、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生产必需品甚至也由贵州茅台提供。并要求延津建立有机小麦认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有机认证,按要求组织有机小麦生产,并按要求进行收购、储藏、运输等。

  “虽然条款很多,但要义只有一个,那就是生产出有机优质小麦。”延津县农林局局长李占先说,延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合适的气候、独特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等自然条件,加上优良的小麦品质及有机生产和规模化管理。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延津县着力创建4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2010年,这一计划获农业部正式批准。正是有了这一契机,延津小麦受到了青睐。

  据农业局介绍说,2009年至今,贵州茅台集团多次派人到延津考察,随后该集团总经理袁仁国在会见延津县考察团时表示:“国酒用国麦,国麦酿国酒!”他当场拍板,与延津共同建立有机小麦生产基地,为贵州茅台提供酿酒原料。延津成贵州茅台除贵州本地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唯一的有机小麦生产基地。

  2010年,贵州茅台再次派来高层到延津考察。随队来的技术人员对延津小麦随机抽取、化验,小麦品质均合格。随后,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了解,该企业最终决定与延津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合作。

  李占先告诉记者,延津小麦此次与白酒企业的合作,看似简单,但从某种角度而言,绝非一日之功,可以说是提前做了工夫:十几年来,延津小麦一直在走市场化、规模化之路。因为有了这个方向,延津小麦才得以做成品牌走出去。

  “与贵州茅台合作,仅仅是一个新开端。”延津县县长李维山说,“做大做强延津有机小麦,向世界打出‘延津小麦’的品牌,叫响‘中国第一麦’,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湘泉“流入”延津田园,酒鬼立足中原挺进华北商业战略大市场

  在延津,走进酒鬼酒北方物流基地,让记者顿感眼前一亮:高大的厂房,绿树成荫的果园,整齐的储酒罐群,宽阔笔直的道路,扑面而来的酒香……好一幅现代化大型企业的美丽“画卷”!

  “去年10月份开始正式灌装、销售,到12月底,3个月共完成缴税超过1400万元!”据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方物流基地法人代表范震介绍,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酒鬼湘泉酒在豫北市场的布局,取得了开门红,目前销售形势十分喜人。

  酒鬼酒河南公司把土层的细沙、中沙、大沙及黏土进行各种方式的配比试验,把白酒放到不同深度的沙窖予以储藏,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因地制宜成功发明了“围沙储酒”的方法。

  “我们已经挖好了500米长、面积超过7000平方米的沙窖,准备选择合适的气候和时机,进行大规模的围沙储酒。”范震说,沙储酒的口感独特,较之洞藏酒别有一番风味,将给延津的白酒工艺带来巨大变化,让延津的白酒产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没了“洞里醇”却收获了“沙里香”,酒鬼湘泉酒在延津成功克服了“水土不服”,也增强企业对项目的信心,进一步加快了项目的建设步伐,该项目二期谋划采用延津的花生、胡萝卜等原料,生产酒鬼下酒小菜,还将建设仓储物流基地,推动延津白酒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酒鬼酒河南公司在延津,是豫北地区最大的白酒企业,储存能力有8000吨。”范震说,河南的白酒市场潜力巨大,河南人每年喝酒要消费400亿元,酒鬼酒河南公司将立足中原,把销售重点定位于长江以北,主打东北、西北、华北市场,今年的初步销售目标是超过1亿元。

  从酒到食品全产业链条,涵盖从田间到餐桌的终端消费品

  以小麦为源,依靠优质小麦的独特优势,延津县经过多年的培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白酒产业,白酒及相关企业“遍地开花”,大丰酒业、毛府酒业等10多家酒企一个个迅速成长。

  表面繁荣的背后是掩不住的隐忧:小而散,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同质化情况堪忧,年产值大多在1000万元以下,不管是单个还是整体都竞争力不足,无法进入中高端市场……

  怎么办?延津县以打造白酒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酒鬼酒等一批知名酒企相继落地,给“麦乡”的白酒产业注入了生机勃勃的壮大细胞。

  这样的招数能否奏效?这些酒企的到来,会给延津的白酒产业带来什么影响和变化?

  酒鬼酒河南公司的成功,让延津本地的白酒企业看到了差距,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和方向。

  “知名企业的引进,给延津的白酒产业带来了四大‘效应’。”延津县委书记祁文华说,“龙头效应”,有实力的大企业将带领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鲶鱼效应”,符合市场规律的竞争会改变企业不思进取的现状,让整池水“活”起来;“聚光灯效应”,会增强延津白酒产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广告效应”,知名企业来到延津,就是我们的一个个“活广告”,将让延津更有吸引力。

  据祁文华介绍,延津拟依托县产业集聚区南区,规划总占地3000亩,力争在3到5年内,打造成年产值100亿元的白酒特色产业集群,让延津这个“麦乡”同时成为“酒乡”。

  对原有的白酒企业,鼓励园区内河南大丰酒业有限公司、新乡鸿福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提升品牌,提高品质,扩大规模;推行“退二进三”政策,引导县域内的新乡市帝星酒业有限公司、延津县毛府酒业有限公司、延津县嘉泰酒业有限公司、延津县二茅酒业有限公司等白酒企业逐步向产业集聚区南区转移。

  将白酒产业发展作为招商引资一项重点内容,加大与国内知名酒业公司的沟通联系和洽谈。目前,已与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酒祖杜康等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步均有望落户产业集聚区南区。延津引“强”扶“弱”,在“麦乡”变“酒乡”中壮大自己的白酒产业。

  目前,延津已形成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白酒粮食加工食品 “全链条、全循环”产业链条。从酒到食品全产业链条,涵盖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终端消费品。

  产业集聚实现从“全面撒网”招商引资向“大块头”招商优选跨越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延津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啦!。

  谈起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产业,集聚大个头产业项目取得的成效,祁文华感慨地说, 2012年以来,延津县按照省、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有关决策部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摒弃玩数字烧虚火,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3个,实际利用外资4328.8万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80万美元。

  延津依托产业集聚区食品加工、生态环保主导产业优势,坚持延链招商、以企招商,充分利用县内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围绕企业挖掘信息、拓展渠道、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在北京组织央企对接专题说明会,分别与中粮等集团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2年3月份,中糖集团下属的湖南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2亿元在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了北方物流基地。通过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落户客商合作,开展委托招商、以商招商,促使晋开集团、湖南克明面业、福建精益珍等17个投资3亿元以上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县产业集聚区。

  通过组建专业团队驻点招商,引进了投资5.5亿元的北京远东鼎立科技有限公司新型纤维项目、广东雄塑等一批高科技、总部型项目。通过广州延津县情说明会,与24家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签约项目涵盖绿色食品、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十几个领域,投资额达105亿元。


《告别“自由落体”式招商 延津“虹吸”大项目冠中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anjin/20853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