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牧野新乡 >

技术创新带来升级之变

[摘要]本报记者魏明哲 劳动力、土地、资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它们在投入产出、价值创造、财富积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信息、技术等现代新型要素也被作为独立的单位投入生产,为企业...

  本报记者魏明哲

  劳动力、土地、资金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它们在投入产出、价值创造、财富积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信息、技术等现代新型要素也被作为独立的单位投入生产,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下行压力的考验,企业该怎样对这些生产要素进行排列,又该将目光聚焦到生产要素中的哪一方面?平原示范区的一些企业已经用生动的实践对此进行了回答。

  “空调的冷气和热能不再通过风力方式进行传输,而是依靠辐射和传导作用进行传输,这样,供热面、制冷面更加均匀,产品也更加节能。”这不是某个物理学家提出的新理论,也不是仅存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配套技术,而是普通市民在家居生活中就可以享受的科技成果。河南瑞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帮)就是拥有这项生产技术的公司。

  在平原示范区内一家刚刚建设好的厂房内,瑞邦总经理梁年良正在对刚刚装配好的生产线进行调试,他向记者展示了即将组装好的产品。一个金属外壳、一个风扇转叶、一套压缩机系统,从外观上并不能看出其特别之处。“这是热源除湿机,只要一端连接毛细盘管埋在地板下面,另一端连接温度控制器、除湿内机、室内空气净化箱等设备,就可以实现无风供热或制冷了。这与传统的空调送风模式不同,有点儿类似于地暖,只不过技术更为复杂一些。”梁年良说。

  眼下空调生产商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独门秘籍”,企业就很难“闯荡江湖”,而这件看似貌不惊人却凝聚了众多科技创新元素的产品也正是在此思路指引下研发诞生的。与传统企业压低原材料采购价格、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盈利模式不同。瑞邦显然更乐于将资金投入到科研团队组建和新品研发方面,据了解,该公司拥有众多高级技术人才,获得国家专利256项。“企业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更应该未雨绸缪、目光长远。我们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力图通过一个新产品的研发培养一个研发团队,造就一批科技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梁年良表示,目前企业投入的这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为60万台(套),产值可达45亿元以上,将来供冷和制冷面积约为6000万平方米。除了这些巨大的产值和丰厚的利润外,未来能给企业发展增速的则是产品中所蕴含的环保节能理念。“目前,国家在空调行业中的环保节能标准正逐渐升高,避免因节能降耗不达标而遭淘汰出局的现象出现。”他进一步举例说,一套无风空调系统,使用过程中只消耗少部分的电能,可大量从空气中提取能量,无需电力增容……这些优势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性价比,独树一帜的节能降耗方式也更容易帮助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如果说瑞邦在经营过程中进行了一场近似于风暴般的技术创新的话,那么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兰生物)的创新之举则绝非是某一刻的陡然腾空。

  步入华兰生物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奇特的生物分子模型和各类新型生物医药产品。人们在参观过程中会发现,这里每一种生物医药产品介绍中都会提到研发、创新、升级这样的词汇。

  “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理念,我们始终坚持以自主创新来实现产业升级。”据华兰生物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场需求,他们不断调整经营战略,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新型疫苗、抗体、多肽及激素类基因工程制品,实现了转型发展。企业先后研发出流感疫苗、乙肝疫苗、四价多糖流脑疫苗等一系列新产品,目前正陆续投放市场,不仅成为华兰生物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占领了国内同行业的技术制高点。仅以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例,华兰生物是国内首家获得生产用毒株的企业,仅用87天,就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他们的文章《不同年龄组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临床观察》,在国际专业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被誉为中国疫苗被世界接受的重大标志。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的问世,使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也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只有走出去,进行合作交流,及时了解并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动态,才能使企业搭上发展的高速列车,并永远处于有利地位。为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华兰生物还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河南省生物医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兰技术中心”;并与中科院、德国赛多利斯、美国GE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选项。鉴于这样的认识,华兰生物长期致力于培养人才队伍。目前,华兰生物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共有323人,占职工总数的43%;直接从事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有168人,占职工总数的22%;具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的人员有181人,一支结构合理,技术完善的研发队伍已经建成。


《技术创新带来升级之变》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muyexx/22365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