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12 09:16 我要投稿
本报记者 赵改荣
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鱼潜碧水……这不是公园,而是新乡市锦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锦源化工)的厂区。走进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车间负责人介绍,公司整体发展形势非常好,目前正满负荷生产赶订单。
锦源化工位于获嘉县北楼村化工园区内,总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停产,资产闲置。2013年,锦源化工进行了资产重组,重新启动该项目。截至目前,锦源化工共投入资金近1亿元,年产1.2万吨的对位酯项目已全部技改结束,并且已进入生产阶段。目前,产能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重组后的锦源化工为何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呢?锦源化工董事长樊明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通过技术改造优化产品,走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锦源化工重生的必然选择,也是全国化工行业永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国家对化工行业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如果不加大科技创新,不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不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很可能没几年就得关门。”樊明伟说,锦源化工在产品项目启动的同时就同步投入资金1500万元,对尾气回收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升级,为企业绿色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也给周边和员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优化生产工艺带来的结果不仅是产品的收益率更高,还节省了成本。樊明伟说,他们把回收的尾气进行处理,转化为部分原材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产业型环链,可以使每吨产品成本节约2000多元,这就为企业赢得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废水处理系统方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对原来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污水处理标准不仅达到国家要求的最高标准,而且处理过的污水还可以再利用。
其实,这几年,锦源化工为了低碳、绿色、高效发展在技术
改造和科技创新上的投入可谓下足了本钱。每年将利润的10%~15%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截止到目前,锦源化工对研发中心已投入资金500万元,启用研发中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增加科研设备及检测仪器,多种方法打造过硬科技研发队伍。2012年,锦源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已通过欧盟委员会隶属的欧洲化学品管理署签发的《REACH法规》,是国内同行首家通过该法规的公司。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发展战略无疑对今后我国染料行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高新技术,进行产业优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樊明伟说,“让地球生机勃勃,让家园绿意融融”是锦源化工的发展理念。作为国内对位酯产品的重点生产企业,要打破制约行业发展瓶颈,加快产业优化、结构转型及缓解环境恶化,促进企业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之路,必须对现有产品持续改进和提高,必须加大创新力度。目前,锦源化工利用自身技术、资金及硬件优势,同高等院校搭建产学研平台,研发新的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对位酯生产工艺。产品优化后,产品质量及产品收率都有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产品核心竞争力。
“锦源化工投入数几千万元进行设备、工艺及储存的技术改造,企业装备在先进性、能效、综合作用、清洁生产等方面走在了行业最前沿。”樊明伟说,二期工程明年4月投产,全部达产后,将占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届时,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对位酯生产企业。
锦源化工是获嘉县加大技术
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该县金天化工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排放。中新化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试生产环保要求,尽快进行试生产。
面对经济新常态,获嘉县进一步鼓励引导化工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化工产业升级,为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发展动力。获嘉县有关领导说,下一步,将在该县产业集聚区西区重点发展现代化工产业,积极引导下游化工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化工产品利用率,做大做强现代化工产业。
《依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muyexx/22284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