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冀屯镇亮马台村党建工作纪实
盛夏时节,漫步冀屯镇亮马台村,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错落有致的景观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四五个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下棋,其乐融融……
而这一切景象都得益于亮马台村以党建目标管理为龙头,以村级党支部“五好建设”为基础,牢牢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有效推动了该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谱写出了一曲以“为民、富民、暖民”为主旋律的爱民交响曲。
筑堡垒 激发新热情
“过去,村里开会和支部活动常是‘晴天大树下,雨天支书家’,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让群众办事找人难。”该村党委委员党青说,而现在,他们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7万余元,建成了涵盖投影、版面、桌椅的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和高标准水冲厕所,消除基层组织建设上的“薄弱点”和“空白点”,提升党员的党性意识,加强党员的自我规范和约束,极大的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村两委干部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规范化管理要求坐班、值班,群众有事第一时间能找到干部,群众意见早知道,群众盼望早落实,近年来没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阵地建成,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党员干事
创业的热情。为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该村积极开展了积分量化和星级党员评选活动。“通过党员分层量化积分制度,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意识,极大地调动党员积极性,他们争做好事,让每个党员都成为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国海说。
村委会委员李二妞,每天早早到村委会,将村委会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80岁的老党员饶金海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坚持到街上捡垃圾,参加义务劳动;党员张荣深在秸秆禁烧期间,自愿加入到秸秆禁烧的队伍中,每天到田间地头巡逻……该村结合实施“积分量化”行动,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优的基层党组织服务队伍。
亮身份 敲响为民曲
以前的亮马台村村内道路因年久失修,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泥满街,胡同也是七扭八歪,给群众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群众的需求就是党支部的追求,为使群众的盼望变为现实,2011年,该村的户户通工程正式启动,到2013年初已硬化村内道路1万余平方米,在眼看着工程即将全部竣工的时候,一位经营养猪场的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村委会讨价还价,成了“钉子户”,硬顶着不拆除位于胡同口的老房子。
“怎么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为更多群众谋福利,党支部一班人作风是否过硬是关键。只有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执行力强和时刻装着群众冷暖的村党组织才是建设幸福新农村的根本保证。”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海如是说。在陈国海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采用有效措施,终将这条胡同打通。看着通畅的胡同,周围的群众都为村书记和村两委班子点赞。
在整治影响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上,村两委班子从来不服软,硬起手腕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有时候甚至是“大义灭亲”。
该村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垃圾的处理问题成为了困扰村两委班子的一大难题。大家通过多次协商,决定将垃圾倒入隶属于村委会的一废弃基坑里。当时,基坑里已经被老百姓自己开荒中上了树,两委班子多次找村民们协商,让他们自己让出基坑,可是没有人行动。村委会工作人员只好雇佣挖掘机自己去平整基坑,可是却被几名群众阻拦,迅速赶来的陈国海积极做群众思想工作,并指挥挖掘机先从其舅舅占用的部分开始平整,大家看到陈国海的做法都不再反对,默默地离开了现场。
这些只是两委班子硬起手腕推动村内利民项目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以来,他们以团结的精神、凌厉的作风、过硬的素质、有效的手段,推动了村内各项工作的开展:
投资四万余元安装路灯,亮化村庄;村庄出入口、主要十字路口安装摄像头,提升群众安全感;栽种绿化树八百余棵、种植草坪三千多平方米,形成了一街一景、四季有花的村内景观…… “没想到现在的亮马台村变得这么好了,刚回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真的是比北京还好了。”多年在北京当保姆的秦女士近日回家探亲时,对亮马台村的变化赞不绝口。
现在的亮马台村,道路宽了、路灯亮了、环境美了、人心齐了……
多举措 唱响富民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使群众真正富起来,光靠完善这些基础设施远远不够,必须有项目的支撑。
经过多方考察、协商研究,村两委班子将目光聚焦到了大棚食用菌种植。
村里在先前修路时占用了十几户群众的土地,当时因为集体经济有限无法给予直接补偿,就和他们协商将村集体的土地划给他们使用几年,可是几年到期后,一些群众却拒绝返还村集体土地,上一届两委班子协商多次都没成功。为了发展大棚种植,2012年,新一届两位班子把目光放到了这个“大难题”上。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他们硬手段、树正气、立威严,卓有成效的进行了此项工作,将19亩土地尽数收回。随后建成19座塑料大棚,通过公开的竞标的方式将大棚租给了村里想发展高效农业的群众。
“在当时食用菌的大棚种植是一个朝阳产业,种玉米每亩地也就收一两千块钱,可一亩的食用菌可以收一万多,高效农业让种植户真真正正的得到了实惠,走上了致富路。”该村党支部副书记秦志星说。
食用菌的种植带动了周边更多的群众发展高效农业,该村食用菌大棚最火时达到百余座。
在成绩面前亮马台村的党员干部并没有止步,而是继续谋划怎样让更多的群众提高收入,这次他们把目标瞄准在了引进企业落户亮马台村。
为了使企业能够顺利落户亮马台村,亮马台村两委班子放弃休息时间,不分昼夜,多次找关系、托熟人、跑项目,费尽周折,最终使投资亿元的万丰食品和投资五千万以上的全新机电两家企业落户该村;后又积极引进绿康提子园在该村开花结果。
“村里有了企业和提子园,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工作了,既有钱挣又可以照顾家里。”企业的落地生根和绿康种植合作社的成立带动了村内5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每人年增加收入2万余元。
解难题 奏响暖民曲
食用菌种植、企业的落户使一部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但是还有一些因病、因残而造成家庭贫困的困难户,始终牵挂着村两委班子的心。
贫困户秦凤超自己患有残疾,家里还有两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和两个先天性智障的儿子,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紧靠残疾人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以及低保补贴等艰难度日;患有牙癌的贫困户吴保富,其老伴患有精神病,两个儿子弱智,还有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需要上学,紧靠儿媳妇打零工的收入和一些补助艰难维持基本生活。了解到这两户的生活状况后,村两委班子每年都要组织村里为他们捐款;还承担了他们玉米、小麦的机收费,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秋收、夏收的难题,确保他们的粮食尽数归仓。
“真的太感谢陈书记和村里的领导了,他们经常来看望我们,想方设法为我们解决困难。真的太感谢他们了。”在采访中,贫困户吴保富一说起村两委班子以及群众们对他们家的帮助就甚是激动。
无论是村两委出资为贫困户送去煤球,还是村支部书记陈国海自己掏出6000元钱为因房子坍塌而无法过冬的贫困户搭建两间简易活动板房,抑或是普通党员杨明志,私底下经常主动自掏腰包为贫困户送钱、送物……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该村村两委班子、党员都没有忘记贫困户,他们纷纷亮出身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最初入党时那庄严的宣誓。
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亮马台村的党建工作走过了艰难的岁月,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结下了累累硕果。村支部多次被评为
辉县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冀屯镇先进党支部;村支部书记陈国海2016年被评为辉县市党代表、辉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冀屯镇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鲜艳党旗的引领下,亮马台村党员群众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在推进全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党建为符 谱出爱民交响曲 - 今日辉县 - 辉县市政务动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72361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