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晓
——辉县市一中教育教学改革侧记
随着2017年
高考成绩的出炉,辉县市一中以强劲的实力再次刷新自己:1194名应届考生(不含体音美),一本上线644人,较上年增加68人,上线率高达53.9%;二本以上累计上线1159人,上线率达97.1%,各批次上线率位居
新乡市第一,实现了该校高考成绩“九连增”。其中,李心怡647分(新乡市文科状元),范仁昊680分(新乡市理科第二名),郭梦雪675分(新乡市理科第五名),马天卓672分(新乡市理科第六名)等四名同学有望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录取,又为学校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
这是辉县市一中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成果,也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管理的必然结果。
更新办学理念 制定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09年春,新任校长白学礼站在学校新的发展起点之上,提出“三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制定“四个可持续”(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造就可持续胜任的教师,创办可持续攀高的学校,实施可持续提升的教育)的发展目标,确立“思想建设是灵魂,人才培养是中心,安全保障是底线”的工作理念,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以父母之心当老师,以学生为本办教育”,努力把辉县市一中办成一所给学生以终身积极影响的具有更高水平的示范性学校。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市一中经过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和普遍价值的新途径: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机制、推进教育改革,进而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其中,一本上线人数由2008年的63人提升到2017年的644人,一本上线率由2008年的3.7%提升到2017年的53.9%。
改革教学模式 推行A、B班教学管理体制 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思想和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为我们改革班级教学管理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实践范例。A、B班教学制就是:“一套人马,两个层次,因材施教,动态管理”。它是辉县市一中根据近年来高中扩大招生、学生学业水平明显分化的现实以及青年教师比例大增、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优秀班主任人选匮乏的状况,而实行的一项班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变革。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学业水平把全体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B两个班组成一个教学单元,配备共有的一套正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施行分层管理和分层教学,同时根据阶段性学业水平的进退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调整学生所在班级。这种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把所有学生平均分配的“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使公平竞争有了平台,因材施教有了抓手,“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均衡发展得以真正实现。
这种做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也调动了教师教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持续攀高和教育的持续提升。同时,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在成熟老练的正班主任带领下,通过副班主任岗位的历炼,教育教学和管理技能得以迅速提高,其中不少人已经走上了正班主任的工作岗位。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破解校内教育均衡发展难题、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都收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创新评价制度 开展争创“十星级文明学生”活动 坚持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在几代人的心里,“三好学生”曾是一种精神上的荣誉。它给我们带来难以磨灭的记忆,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思考。从精神上的荣誉到政治上的先进标签,再到加分的依据,“三好学生”的意义在不断嬗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教授苏君阳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应对学生的评价建立一种新的标准,把个性发展和
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传统
文化理念与现代文化理念结合起来,把对学生的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消除“三好”评价的选拔功能。
为此,辉县市一中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在全校开展“十星级文明学生”争创活动。这一活动,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应遵循的基本规范结合起来,为文明学生划分了十个星级:规范星、学习星、整洁星、礼仪星、和谐星、正义星、节约星、才艺星、感恩星、
健康星。每一星级都有具体的涵义和具体的标准,使其可知可评可行。
辉县市一中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思想,在全校开展的“十星级文明学生”争创活动,取代了传统的“三好学生”的评比活动。
争创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包含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身心发展、文体特长等内容的争创活动,改变了过去他律式的概念化的“三好”评比,而成为现在自律式的具体化的“十星”争创,使得广大学生的多元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得评价体系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实现,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素质教育。作为其创争活动的延伸,学校还在全体住宿生中开展了创建“五星级文明寝室”、争当“五星级文明住宿生”活动,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评价的这一尝试,无疑就是在与素质教育进行“无缝对接”。
此外,辉县市一中还长年坚持周三晚间的全体教职工教育理论学习,坚持三年一体化教研制度,实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五个一”(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专著,撰写一篇科研论文或承担一项科研课题,上一节展示自己风格的公开课,完成一个培优扶差的案例,命制一套代表自己专业水平的学科试卷)工程,开设启迪师生智慧的
校园讲坛,落实“一中学子五项素质要求”(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会写一手规范的硬笔字,擅长一项体音美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致力实现“四个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校长不是官,只是个办学人。办学中,只要心存目标,就会乐而忘忧;校园里,只要保持良好的形象和充沛的精力,就能影响身边的人;用人上,只要任人唯贤而不任人唯亲,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护。”这是校长白学礼在第六届全国优秀校长颁奖典礼上的获奖感言。
三年影响一生,教育成就梦想。我们相信,素有“艰苦奋斗,求实创新”传统的辉县一中人,将会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努力把辉县一中建设成为具有更高水平和更大影响力的示范性高中,为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幸福辉县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三年影响一生 教育成就梦想 - 今日辉县 - 辉县市政务动态》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71949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