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日报》记者 陈荣霞
辉县市张村乡是一个丘陵乡镇,有红薯、小米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张村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走出新路子,努力甩掉穷帽子。
“穷在水上,困在路上”是张村乡贫困的根本原因。为此,在道路建设上,乡政府
投资1400多万元,对乡区主干道平吴路进行拓宽改造、绿化亮化;投资1200万元,开修常村至滑峪8.6公里乡村道路;投资800万元对牛村、平岭、枣园村内道路进行建设;并把卫吴线改线、S229货运线两条线路列入省级公路项目库,在全乡逐步形成三纵两横的交通框架。在水利建设上,该乡新打两眼饮用水井,将北干渠三条支线万米修渠项目列入重点工作。
张村乡有7万亩荒山荒坡资源,目前,已经签订了投资近10亿元的两个光伏扶贫项目,确保乡域内所有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投资2.5亿元的龙溪温泉
旅游度假村一期已经完工,二期投资10亿元的养生养老项目正在洽谈中。“红色经典之旅,绿色休闲之路”是张村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全乡倾力打造的主要产业。裴寨村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新乡市红色旅游基地,平岭村已入选
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里沟村、赵窑村的古村落申报已经启动。以裴寨、滑峪、平岭三点连片的乡村旅游线的总体规划是,依托裴寨、平岭方山老干部服务队精神发展红色旅游;依托平岭、赵窑、和漫、里沟、汪沟等古村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游;依托滑峪村高氡含量温泉优势,开发山区
健康养生游;逐步将方山、汪沟、三庆村、黄道水作为一条户外
旅游线路进行推介,在辉县市形成“北观侯兆川,南俯杨吕川”,将张村乡建设成为休闲养生之地,将旅游养生之地与光伏之乡、温泉小镇、特色农产品基地共同形成张村乡的四大名片。
依托龙头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开展红薯粉条
文化节和“互联网+”等渠道,叫响张村乡品牌,让地方特产走向大市场。目前,张村乡正在对红薯叶、梗、块、条进行综合开发,红薯梗已远销韩国,张村乡誓把粉条变“金条”,逐步实现“产业繁荣、群众富裕、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社会和谐、财政增收”的红薯产业远景目标。
《张村乡走出新路子 甩掉穷帽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615232.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