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靓
——2016年我市民生工作纪实
“我没有一技之长,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在外打工很想家,听说这两年老家也能找到好工作,所以我不打算出去了。”10月中旬,
体育场东广场上人头攒动,我市2016年秋季大型人才
招聘会正在有序进行,求职者们穿梭在一个又一个招聘企业摊位前,详细询问着招聘单位的用工条件。民生总是最牵动人心,也是政府工作永恒的话题;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应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近年来,在
辉县,一条条改善民生的好消息振奋人心,一件件惠及群众的好政策落地生根,一桩桩顺应民意的大实事润泽民心。
就业创业“燃希望”
收入是生存之本,是民生之源,也是百姓感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百姓的就业渠道宽起来,腰包鼓起来的时候,幸福自然不言而喻。“听说现在月嫂工资每月能拿到四五千元,我原来在家闲着,啥也不会,这个
培训班全程免费,结业后有证书,马上就能上岗,这对我来说真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刚刚从月嫂培训班结业的学员饶清枝兴奋地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我市以企业急需的技工工种为导向,通过企业岗位培训、办学机构培养和个人岗位提高的方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倡导“定向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600人,再就业培训1670人,高技能人才培养318人。同时,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729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726 人,困难群体再就业662人,分别占目标任务数的124 %、95.90%、99.1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全市就业形势总体定,就业总量连续多年位居
新乡市各县市前列。此外,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589万元,通过小额担保贷款直接扶持1070名创业人员顺利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和吸纳2000余人就业,实现了“以贷款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循环。
创业是就业之源,对我市群众而言,不再是理想和期盼,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畅通就业创业信息渠道,我市将继续落实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推进就业转移脱贫,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服务工作,通过就业和创业走上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社会保障“暖民心”
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民生之基。 “以前领养老金先要坐车跑到镇里,然后再到
银行排队取钱,一来一去花车费不说,还要耽搁大半天时间。现在可真方便,趁着吃饭的空儿串个门儿就能把钱给领了。”张荷花在张村乡裴寨社区的银行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前一边熟练操作着,一边笑呵呵地说。近年来,我市大力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群众生活“兜”住底,不让一个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掉队。
民生细小,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事大,基本保障、社会公平,关乎社会稳定,关乎长远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各项社会
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医疗、工伤、生育三项社会保险扩面有序推进,目前,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13.5万人,征收医疗保险费10634.36万元;参加工伤保险4.77人,征收工伤保险费919.73万元,认定工伤169件;参加生育保险2.36万人,征收生育保险费408.8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45万人,参保覆盖率99%以上,累计征缴养老保险费6.87亿元;60周岁以上领取待遇人员115368人,累计发放养老金10.87亿元,发放率100%。“在这里,吃得好,住得舒服,生活得开心,我们感觉很幸福!”刚刚入住位于拍石头乡圪道村集中供养点的五保户秦山营说。这是一份温暖人心的答卷,让更多普通市民和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公平和谐。我市将继续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人人享有、保障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一项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为百姓创造更多新福祉。
教育升级“亮前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一直把教育抓在手中 、担在肩上 、落在实处,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奋力打造辉县教育升级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9月1日,我市第五幼儿园正式开学投入使用,踏进新楼林立、环境幽雅、电子白板、电子钢琴、电脑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的幼儿园,孩子们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伴着他们欢乐的嬉闹声,无尽地诉说着我市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带来的青春风韵与和谐律动。第五幼儿园的建成填补了城西无公办幼儿园的空白,使我市市区公办幼儿园的布局更趋合理。
“以前送孩子上学得绕半个县城,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了。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是小学,环境好,小班额,孩子上学特别便利,我给政府点个赞!”家住文昌花园小区的刘女士说。最高兴地还是孩子们,文昌小学三年级的欣欣说:“我在学校还可以免费学书法、声乐、舞蹈、美术、棋类等特色课程,觉得学习越来越有兴趣了。”这只是市教育系统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育人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缩影。
沙窑乡中心校原来办学条件非常简陋。近年来,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该校相继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该校校长赵福平高兴地说:“我们学校现在的办学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学校差!”这样的变化,得益于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胸中有百姓,干事方向明。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群众的需求,顺应人民的愿望。为满足教育需求,2017年,我市将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学前教育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扩大公办普惠园覆盖范围;启动孟电小学、太行小学、清晖小学、苏门小学、大北农学校、洪洲乡中心学校、上八里镇中心小学7所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办学条件。
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我市将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办实事、做好事、解民忧、促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构筑幸福家园,描绘出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
《和谐发展促民生 百姓共筑“幸福园”》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60635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