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扶贫攻坚看张村

[摘要]张村乡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纪实(下) □饶全喜 刘芳云 编者按: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扶贫规划精准长远,扶贫坚决行动坚定不移,扶贫攻坚实干至上完全。张村乡党委、政府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扶贫攻坚一线,给党和贫困群众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 在张村...

——张村乡“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纪实(下)
□饶全喜 刘芳云

  编者按: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扶贫规划精准长远,扶贫坚决行动坚定不移,扶贫攻坚实干至上完全。张村乡党委、政府带领党员干部冲锋在扶贫攻坚一线,给党和贫困群众交上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答卷。
  在张村乡扶贫办公室里,贫困档案整齐摆放,系统数据清楚详细:贫困户333户、936人,其中低保户70户120人,五保户35户35人;一般贫困户228户781人。得益于建档立卡结果,张村乡产业扶贫有了方向:引导贫困户加入果蔬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光伏发电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获得长远收益、利用本地现有的中小企业资源为贫困户介绍合适岗位、引导贫困户抱团取暖发展禽畜养殖、联系加工项目让贫困户在家就业……
  为了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按照“群众评议、张榜公示、走访复核”的要求,张村乡不间断对全乡贫困对象进行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在建档立卡过程中,张村乡各村通过定时召开群众评议会,对贫困户实行精准动态管理,使稳定脱贫的户、村及时退出,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后,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各类群体予以扶持,使扶贫措施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确保扶真贫。
  “旅游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的一张王牌,我们要将这张王牌充分利用好,让它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助手。”张村乡党委书记王冬梅表示,面对“精准扶贫”的课题,全乡实行领导班子包村制度,结合各村实际,从抓农业基础设施、培育旅游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等方面着手,引领贫困户发展果蔬、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并围绕产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用产业扶贫手段托起张村人增收致富的“小康梦”。
  自全市全面推进“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张村乡党员干部和驻村帮扶单位负责人纷纷深入帮扶村“结亲认戚”,用一句句窝心的关怀和一件件暖心的实事给老百姓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赢得了基层老百姓的信任和赞誉。张村乡平岭村四面环山、土薄石厚、水源奇缺,村民祖辈行路难、吃水难、生活也难。今春,市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进驻该村,展开新一轮扶贫,确立了发展“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建设美丽乡村的大思路。工作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向上级争取资金,用于改善交通、照明、水利状况,同时,发挥自身宣传优势,利用传统媒体、微信平台广泛宣传平岭村旅游资源。今年4月,又由市委宣传部出资,为村里建起了道德文化墙,为质朴的小山村默默孕育“文明蓓蕾”,也为“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该村成立了香岭合作社,带动村民建成30个塑钢大棚,大规模种植香菇。对此,张村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大力扶持,多措并举为合作社发展解决实际困难。
  “这个农家乐是俺家的,自从开了它每年收入好几万。村里开发旅游,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里很多人都开了这样的农家乐,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平岭村村民郭合军美滋滋地说起现在的日子。 如今,来这里登山,瞻仰老书记郑永和塑像,学习“辉县人民干得好”精神的,来品尝农家土鸡、优质香菇的游客越来越多。守着独特的旅游资源,不少的村民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井南洼村是一个深山村,有170户,530口人,全村以农业种植为生,缺水少路,是省级贫困村……”一路上,说起扶贫联系点井南洼村的情况,市环保局张村环保所所长郭晓来如数家珍。为了帮助这里的群众脱贫致富,市环保局选派郭晓来以“第一书记”的身份开展长期帮扶。为了摸透村情,吃透民情,驻村以后,他与村干部吃住在一起,与老党员共事在一起,促膝谈心,详细了解全村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发展思路等情况,听取他们对本村的发展意见,共谋出路。张村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精心谋划,制订了井南洼村脱贫致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薯、谷子等特色种植业,深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就地创业致富。
  “不能让社区居民住着新房子,饿着肚皮子。”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坚定地说。搬进社区后,裴春亮和社区两委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找项目、跑资金,搭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就业平台,让山区居民家家有项目,就地城镇化,就近能就业、增收能致富,实现“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目标。
  在社区两委的带动下,裴寨社区高效农业从250亩发展到1500余亩,建成各类温室750余座,共有350余户1250名村民从事高效农业种植。过去,村民种地靠天收,即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种植普通粮食作物每亩地收入不过四、五百元。现在种植优质蔬菜,每亩地可以收入两三万元,种植鲜花,每亩地可以收入六七万元,真正实现了农业高效农民增收。与此同时,裴春亮带领群众规划建设了商业一条街,把原来坑坑洼洼、只有7米宽的道路,拓宽为25米,在道路两旁建起了900多间新颖美观的商业楼房,社区450多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机制创新为张村乡的发展理顺了通道,张村乡党委政府、驻村帮扶干部、村民群众同心协力,投入扶贫攻坚战中。如今的张村乡处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勤劳朴实的张村人民伴随着精准扶贫的铿锵节奏,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开大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扶贫攻坚看张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6154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