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坝前村:小山村闯出富裕路

[摘要]眼下,南寨镇坝前村许多农民在一些常人觉得不起眼的农业合作社中下工夫,走上了一条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之路。 日前,笔者来到坝前村采访,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全付,他兴致勃勃地说:坝前村的交通条件很好,还背靠旅游资源,我们打算依托景区开发、种...

眼下,南寨镇坝前村许多农民在一些常人觉得“不起眼”的农业合作社中下工夫,走上了一条立足山区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之路。
  日前,笔者来到坝前村采访,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李全付,他兴致勃勃地说:“坝前村的交通条件很好,还背靠旅游资源,我们打算依托景区开发、种植合作社、特种养殖彻底甩掉穷帽子。”
   坝前村位于南寨镇东北1公里处,交通便利,景色宜人,省道浚南线和三原线在村内交汇穿过,村内有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紫荆山景区。自2011年村委换届选举后,坝前村在以村支部书记李全付为首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先后实施了打通村内主干道工程、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并组建了辉县市全付农林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工程,带领群众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2014年,我们争取扶贫资金解决了村里的饮水和道路改造,还组织村民进行环境整治,群众的干劲一下子带起来了。”李全付说。他带领大家成立了全付农林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已达300余户,流转土地500亩,种植优质黄梨、红梨、核桃、中药材。这些品种不但收益高,还能配合景区形成生态观光农业,供游客观光、采摘。村里还计划从山后的三郊口水库引水,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难题;争取水利配套资金300余万元,引三郊口水库水源上紫荆山景区,为500余亩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
  在合作社成立之初,紫荆山养狐场狐狸的存栏量只有600多只,占地6亩,在养狐场加入合作社两年的时间里,借助合作社的带动,截至目前,该养狐场已发展成为占地50余亩,狐狸存栏量达3000余只的规模;狐狸品种由原来单一的蓝狐品种,发展到目前的赤狐、银黑狐、大理石狐、乌苏里貉、吉林白貉等多个品种,效益整整翻了3倍多;带动林州市临淇镇3家狐狸养殖户、山西晋城2家养殖户、长治2家养殖户、修武县2家养殖户以及我市张村、常村2家养殖户、坝前村本村3家。目前,这些养殖户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仍在不断扩大,新上的散养草鸡项目充分利用了生态观光园的产业优势,进行树下生态养殖土鸡,发展了高效农业,既发挥了草鸡的天然营养价值,又除草灭虫害,充分发挥了经济、生态、社会的综合协调效应。
  如今的坝前村以合作社为龙头,在发展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的基础上,全面迎合了城里人的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多种需求,合理利用了农业田园景观的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使游客领略到在其他风景名胜区欣赏、体验不到的大自然情趣。
  “我有信心带领乡亲们摘掉穷帽子,走向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道路,将坝前村建成南太行的又一颗明珠!”憧憬未来,李全付胸有成竹地说。

《坝前村:小山村闯出富裕路》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1407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