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封丘县新闻 >

应举镇——手工红薯粉条 农民致富金条

[摘要]一说起红薯粉条大家都知道,封丘县手工加工红薯粉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的“大雪”节气以后,也进入了粉条加工季,村民们凭着祖传的粉条加工手艺,把“冬闲”变成了“冬忙”,每亩红薯加工成粉条后收入在5000元左右,红薯粉条成为村民冬闲增收的“金条”。...

      一说起红薯粉条大家都知道,封丘县手工加工红薯粉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的“大雪”节气以后,也进入了粉条加工季,村民们凭着祖传的粉条加工手艺,把“冬闲”变成了“冬忙”,每亩红薯加工成粉条后收入在5000元左右,红薯粉条成为村民冬闲增收的“金条”。 
      日前,记者来到应举镇高吕寨村,仿佛进入了一个粉条的世界,一挂挂粉条晾晒场地排列成阵,十分壮观,村民们用农用三轮车载满粉条,在村内的小路上来回穿梭。村民们利用晴好天气,在村前村后空隙处的树木上拉起绳子,或者空地上搭上架子,将粉条挂在竹竿中间的绳子上。
      应举镇高吕寨村村民 梁高山;“我每天这红薯能加工800多斤芡,这800斤芡能下600多斤粉条,这粉条好吃,这一顿煮的吃不完,下一顿来吃,还可以,还能叨成粉条。”
      老梁告诉记者,由于是手工漏粉条,纯天然,不加任何添加剂,所以,每年都会吸引慕名而来的市民。 
      应举镇高吕寨村村民 梁高山“每天能下800多斤芡,四个人都能生产,全部靠手工下,我都卖到这附近村,我又没有跑远,都在家门口卖了,自己门口亲戚朋友都弄完了。” 
      梁高山还告诉我们说,遇到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粉条晒一天就干了,由于场地有限,家家户户村民都争着抢占有利位置晾晒粉条。 从国庆节开始,村民们就为加工粉条做好了准备。每年大雪节气前后,开始正式制作粉条,经过大大小小30道工序后,晶莹剔透的手工粉条才算制作完成。  
      村委会主任李应荣也告诉我们说,高吕寨村有250多户,从事粉条加工的就有80余户,村民利用这个时机,把冬闲变成冬忙。
        应举镇高吕寨村委会主任 李应荣:“俺村的红薯粉条,纯粉,这个销路很广,你就不用出门人家都来家买了,现在俺村有三分之一都打粉。我希望这个粉芡呢继续扩大,把我村的规模扩大一部分。” 
      高吕寨村种植红薯有100多亩,每亩能生产600多斤粉条,按市场价每斤红薯粉条在9元来算,每亩红薯就能带来5000多元左右的收入,每年全村就能有50万元左右的收入,红薯粉条也成了村民致富的“金条”。(范爱侠)

《应举镇——手工红薯粉条 农民致富金条》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fengqiu/31652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