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3-09 11:22 我要投稿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建设经济强省,打造“三个高地”,离不开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近期,我省相继实施企业“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改革。
“五证合一”后,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由原来的20多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提交材料减少80%,为企业节省了时间、减轻了负担,有效降低了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省工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全省已累计发放加载统一信用代码的新版营业执照69.8万份。
“今年是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措施出台最密集,推进节奏最快的一年。”正如省工商局局长马林青所说,除了对市场主体注册登记的诸多证照进一步整合外,我省商事制度改革动作连连:开放企业名称库、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推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放管服”三管齐下,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宽进”,准入环境更加宽松
随着商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企业普遍感受到工商注册登记更加便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来回跑了,还提前半个月开业!”洛阳市聚心阁文化公司负责人李萍通过手机成功办理营业执照后感慨地说。前不久洛阳市洛龙区试行“互联网+工商”服务,李萍有幸成为我省手机申领营业执照第一人。
一系列改革举措,不只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更为企业省下不少“真金白银”。
改革前,新设注册资本1亿元的企业,要缴纳4.4万元注册登记费;改革后,注册登记费和相关工本费全部取消,仅此一项全省每年免收约14.2亿元。
我省在全国第一批放宽住所登记条件,允许“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允许民用住宅作为住所登记,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房租贵、场所难等问题,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房租150多亿元。
工商登记便利化近日再出实招,企业因申报名称“撞车”导致名称核准不通过,影响登记效率的问题有了解决之道。12月1日,省工商局通过门户网站正式开放全省企业名称库,为申请人提供名称查询、比对服务。“企业可自主在网上进行查询,确定后向工商部门直接申报。”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处处长靳薇说。
省工商局还结合全省实际,持续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梳理汇总后置审批事项232项,提请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明确了全省统一的市场准入规则。
“宽进”极大地激发了全省市场活力——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省日均新登记企业611户,是改革前的2.6倍。据第三方机构统计分析,改革后我省企业每增长1万户,带动GDP增长182.07亿元。
今年前11个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1.7万户,同比增长21.1%。截至11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20.7万户,位居全国第六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千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39户。新设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226万人,同比增长18.8%。
“严管”,市场环境更加公平
商事制度改革唯有坚持放管结合,才能避免落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宽进”的门槛越来越低,如何“严管”就成了市场监管部门必须着力破解的命题。“通过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我们的市场监管手段实现了由过去的简单粗放模式向‘大数据’信息化转变。”省工商局副局长陶洪臻介绍。
9月29日,国家工商总局验收组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进行了验收。该系统的建成,为政府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施联合监管和信用惩戒提供了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也为企业、社会公众公示和查询企业信息提供了有效途径和极大便利,系统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目前,系统累计访问量14.10亿人次,累计查询量5.93亿人次。
该系统依托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大数据中心运行,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将56个省直部门产生的涉企数据、市场主体公示的各类涉企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记于企业名下,实现“一码关联,全量归集”。
系统的建成对强化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至关重要。工商部门通过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库,加强信用约束管理。目前,全省累计录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5.96万条、经营异常名录市场主体27.40万户,2636个“老赖”被限制法定代表人资格,6141家企业因被有关部门联动实施相应限制后主动履行公示义务或纠正违法行为。
系统建立后,政府涉企部门联合惩戒让事中事后监管更加行之有效。当前,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在评先评优评级、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荣誉授予等工作中,通过系统查询数据,对无违法记录的正常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对轻微或者一般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限制,对情节严重的违法企业依法予以禁止,联合激励惩戒的威力日益显现。因为被该系统警示,开封一家公司被银行限制贷款申请;安阳市一办公用品有限公司被网站限制网络销售。一家从事特种设备业务的企业有件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公司本来可以得到10万元的现金奖励,但后来被告知,企业在系统上被标记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奖励资格被取消。
在我省“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的当下,通过“大数据”平台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系成为关键一招。省工商局局长马林青表示,涉企监管部门必须转变以审批代替监管的老方式,进一步树立“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协同监管的新理念,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处处受限,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记者 王冠星 通讯员 尹剑)
《经济观澜 商事制度改革释放河南市场活力》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uanyang/5680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