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原阳县新闻 >

“三大法宝”摆脱贫困帽子

[摘要]靳堂乡奶奶庙村位于原阳县南部,地处黄河滩区,南面黄河,北偎大堤,环境迤逦,民风淳朴。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331户,1318口人,党员43名,耕地1612亩,主要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特色种植苹果园600余亩,人均年收入达到6280元。 近年来,奶奶...



靳堂乡奶奶庙村位于原阳县南部,地处黄河滩区,南面黄河,北偎大堤,环境迤逦,民风淳朴。该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村民331户,1318口人,党员43名,耕地1612亩,主要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特色种植苹果园600余亩,人均年收入达到6280元。

近年来,奶奶庙村围绕“班子建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优做强产业结构,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该村整体工作上新台阶,让昔日的一个省级贫困村彻底摆脱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没有一个有力、廉洁、实干的队伍,一切都无从谈起”

    奶奶庙村两委班子7人,平均年龄38岁,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上,村“两委”班子更富有朝气,更具有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党支部从抓好自身建设入手,注重建章立制,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一是狠抓班子队伍建设。坚持每月10日的党员活动日制度,利用民主科学决策程序决议村内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制度,不断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党支部通过征求群众意见,向全村做出承诺三年规划和每年度办实事项目规划,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开,全体党员干部年初做出承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接受群众监督,每半年进行民主测评,村民评议。二是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依据每名党员的特长,党支部把每名党员岗位具体化,并制定相应的党员管理制度,加大党员管理力度,定期召开党员会,学习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同时,要求全体党员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作好表率,带头帮带贫困户,真正使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三是狠抓制度建设。村党支部建立和完善了村两委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规民约等几十余项工作制度,实行制度上墙,认真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使村里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通过加强班子建设、完善党员岗位职责,党支部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奶奶庙村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7年新建村两委办公楼一座。2008年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80余万元,硬化入村道路2000米,栽种景观树800余棵,新安装路灯100盏,新建入村牌楼一座;重视教育事业,投入资金35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座,极大的改善了村级教育教学条件。近年来,该村又争取彩票公益金100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60万元、省河务局防洪设施建设资金420万元等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申请上级水利部门安全饮水项目,建成了涉及6个村的自来水厂,自来水利用率100%,利用水厂完善了各种活动室的配套设施,配备了篮球栏、乒乓球、健身器材等活动器材,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队伍硬了,思想解放了,产业结构得以及时调整,经济实力就上去了”

奶奶庙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贫困村,近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大力调整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农户种植养殖逐渐实现技术化、规模化。针对该村有种植果树这一基础,村两委每年都邀请省市专家入村传授讲解有关种植、养殖技术。同时,还大胆对该村千亩苹果园进行技术更新管理,采取苹果套袋技术,在园内推行了杏、桃提前育苗管理技术,确保了果园的延续性。为解决苹果销路问题,村两委班子组织群众成立苹果销售协会,每逢苹果成熟后,协会在郑州新乡都组织建立了专门销售市场,解决了群众销售难的问题,增加了群众收入,每亩苹果可净赚4000元。

2013年3月,邀请省农科院和市、县扶贫办专家、教授,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对村里300多亩老果园进行改造,改良和选育新品种,初步建成了600亩的观光采摘园,果园以种植苹果、柿子、晚秋黄梨、核桃等新品种为主;协调省农科院为20户困难户免费提供新品种果苗2000余棵。同时,积极争取开发项目,吸引外来资金对堤北230亩鱼塘进行规范化建设,与果园相结合形成了以黄河大堤为中轴的观光、娱乐、休闲、垂钓、旅游为一体的休闲项目。

在养殖上引导农户克服散养观念,向规模养殖要效益,去年全村2000只鸡以上养殖户达到16户,2000只蛋鸭以上养殖户达到9户,60头猪以上饲养户达到11户,户均增加收入20000元。截止目前,村里30多户养殖户已经脱贫致富,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养殖产业成为全村脱贫的重要产业。

2015年元月,该村又与河南尚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项目成功签约。项目用地面积2200亩,规划生态农业示范区1400亩,现代农业观光区占地面积(含文化观光旅游休闲服务)约600亩,特色养殖约约150亩,奶奶庙•宰相文化园约50亩,项目预计投资约3000万元,目前,一期项目规划的牡丹园建设已完成土地整理,近期将全面进行栽植。引进的光伏产业项目已完成项目规划,预计下年将动工实施。

“抓精神文明建设,村风民风正了,才能传递正能量”

近年来,奶奶庙村以“村风文明”、“村容整洁”“产业调整”“旅游带动”建设为重点,在调优做强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不断加强群众思想道德教育,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力的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全村呈现出社会治安稳定、村民遵纪守法、百姓和睦共处、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一是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每年以“爱党爱国、道德新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科技致富、尊老爱幼、热爱公益、环境卫生、文化教育、计划生育”等十个方面进行评选,评选出孝老文明户、致富文明户、卫生文明户、道德文明户、信誉文明户、信誉文明户、文化文明户等6个文明户,两年来共评出文明户68户。二是开展德孝文化村建设。2015年成立德孝文化理事会,理事会由3名村医和18名村民代表组成,全村302户全部参与孝老、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指标亮化,实行村民监督村两委,村民代表监督村民的监督机制。活动开展以来,以消除老年人“门卫”为起点,全村7户老人全部住上了上房。三是培育村民文化软实力。坚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河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在靳堂乡奶奶庙村挂牌,20个大学生利用暑期为群众服务,发展科教事业,为村里24名留守儿童在暑期上补习课;成立广场舞队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原阳县广场舞比赛靳堂乡分赛场在村活动广场成功举办。从而不断完善文化、体育设施,以先进文化占领和巩固思想文化阵地。


《“三大法宝”摆脱贫困帽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uanyang/27200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