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2 13:33 我要投稿
近年来,延津县高起点定位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加大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投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育管理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全县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完善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成立了延津县教育体育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班班通”设备管理使用的通知》等文件,确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二是与延津县联通公司签署实施战略合作协议,召开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工作会,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三是出台《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多媒体设备使用效益的意见》,形成分工具体、职责清晰、任务细化、目标明确、推进有序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同时,全县各学校也制定了《班班通设备资源使用规范》、《多媒体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二、加大投入,强化工程建设
一是落实资金保障。2010年以来,我县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中,2010年投入324万元配置353套“班班通“设备;2011年利用薄改资金156万元购置106套多媒体一体机;2012年利用薄改资金156万元购置446台教师备课机;2013年投入370多万元购置210套多媒体触摸一体机;2014年投入656万元建设20座高标准网络互动直播教室;2015年投入240万元新建12座多功能计算机教室。二是开展县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除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和应用全国电子学籍系统、教师库系统、教育信息化进展填报系统、国家教育资源平台、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另外,投入县级资金48.8万元,率先在全市建立了教育教学管理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 三是实施“班班通”工程建设。“班班通”工程自2010年实施以来,共投入资金约700万元,完成135所小学、26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的近600座多媒体教室建设。截至目前,我县共配备多媒体设备700多套,“班班通”完成率达60%左右,完成率稳居全市县区前列。
三、强化培训,全力服务教学
一是加强全员培训。2013年,利用各初中计算机教室对全县50周岁以下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2200多名教师通过县级培训考试,其中,1246位教师通过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中级培训考试;2014年我县组织全县256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使用技能培训。二是重视骨干教师培训。聘请省市专家对全县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200多人进行信息资源应用培训;组织全县“班班通”项目学校34名管理员参加新乡学院网络管理员培训,100%通过考试;聘请省专家对全县特岗及新招聘教师共946人进行了微课与慕课专题培训。三是以赛代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了“一课双说三个六”、“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系列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大赛、课件制作比赛、信息技术技能大赛等活动,以活动促培训、促应用。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及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了利用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的水平。
通过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我县的信息化工作多次荣获“全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全县教师也分别获得多项奖励。其中,第五届全国校讯通杯论文大赛3人获二等奖,4人获优秀奖;组织参加河南省信息化优秀成果大奖赛推荐作品133件,获得省级奖项35人,市级奖项100人次;组织三届“延津县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参与教师达1000人次,200多件优秀成果获奖,40多人获得“现代教育技术标兵”称号;组织参加“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省级培训,5人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延津县教育信息化工作亮点纷呈》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yanjin/29761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