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2 10:12 我要投稿
省会向北,黄河北岸,距郑州中心城区仅20多公里,一座新城正在崛起。这座新城,就是平原示范区。
鸟瞰平原示范区,以1800亩凤湖生态湿地公园为核心给人一种“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美轮美奂之感。
这里溪水潺潺、灌木葱茏;高楼林立、别具风情。与其他的新城建设不同,平原示范区注重基础设施、民生建设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入住人口的增加,这里俨然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宜居新城区,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生态城市、共生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环形城市以及地域文化城市的新型理念,彰显出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鲜明的新城个性和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思路,是行动的先导。
如何在一片农耕田谋篇布局,是平原示范区建设之初的关键问题。根据河南省政府文件豫[1]编[2014]1号文件,新区已正式定名为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简称平原示范区。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188平方公里)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对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从区域位置来看,新乡市平原示范区位于黄河北岸,紧邻郑州都市区,是郑州都市圈核心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乡与郑州实现无缝对接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州向北经济辐射带动发展的桥头堡。因此,规划之初就给予了平原示范区“农业硅谷、科技新城、产业基地、休闲之都”。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中原印刷科技产业园、中科科技公司锂离子湿法隔膜、华兰生物等一批代表项目已经在示范区内战略布局。
全区功能定位最终实现“四区一中心”。成为新乡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郑州新乡两个城市的新型卫星城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河南省现代农业和科技成果孵化中心。
产业为基,平原示范区将重点发展以科技研发、中试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为主导的产业,辅助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休闲娱乐业。到2020 年,平原示范区人口规模将达到50万人,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商贸与物流中心,成为汇聚高端人才的宜居生态新区。
作为省会的郑州市要增强辐射力,跨河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郑东新区的发展有目共睹,平原示范区由于起步稍晚,但发展态势却异常迅猛,加之南龙湖和北凤湖在地理区位上遥相呼应,连通两大重点区域的龙凤专线也即将打通,平原示范区受到中原人民的广泛关注,其区域独特价值也愈来愈凸显。
按照计划,郑州向东发展跟开封融城,向西发展跟洛阳融城,向北发展跟新乡融城,中原城市群终为一大链条城。对比目前同样受社会热议的郑上新区,在专家学者看来,郑新融城与郑上新区还是有本质的区别。“郑新融城是在两个不同城市间进行,追求的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郑上新区在郑州市辖内进行,追求的是空间均衡布局,功能合理构建。两者资源对接程度、合作力度也会不一样。”经济学家、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说,“从目前的城区框架来说,郑州除了向东扩展与开封融城之外,向北发展与新乡融城是自然选择。”
作为贴近郑州的“北部卫星城”,黄河以北最佳的生态示范区,平原示范区自始至终都在践行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发展理念。从平原示范区“大健康产业”的具体项目大健康产业自贸产业园落地;到教育向大都市靠拢,实现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滨湖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的相继引入;再到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以及1840亩凤湖生态公园的环境优势,郑新融城将是中原城市群建设极为重要的一环。
《『平原示范区发展纪实』专题报道——郑北起新城中原“新浦东”》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xinqu/27355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