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03 10:03 我要投稿
在卫辉市狮豹头乡的深山里,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如水一般平凡,却给这片山区送去了光明;他几十年如一日,将青春奉献给所钟爱的电力事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共产党员的誓言渗透进每一个山民的心里。他,就是卫辉市狮豹头乡柳树岭村的电工闫磨生。
闫磨生是名退伍军人,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军功,火线入党,是名不折不扣的热血军人。1984年,闫磨生退伍后,回到老家柳树岭村当起了电工,这一干就是30多年。柳树岭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这里的自然村非常分散,离供电所最远的自然村有10多公里,加上都是山路,交通工具都用不上,只能步行。
闫磨生住在山顶上,山路崎岖。每天一大早,他先得步行一个半小时来到山下的供电所,然后再上山巡视。第一次农网改造期间,卫辉市电力部门在这里架设了一台变压器,这里的村民用上了“稳定电”,从此巡视变压器就成了闫磨生的“必修课”。2010年2月的一天,天空下着雨,闫磨生像往常一样去巡视变压器,突然发现几个人在配电房周围鬼鬼祟祟。“干什么的?”闫磨生大吼一声,几个人撒腿就跑。不好,有人偷变压器,他一下子反应过来。“有贼,快来人啊!”闫磨生一边喊一边追了过去。变压器保住了,可是由于天黑路滑,他却不慎掉入山上的蓄水池里。
闫磨生的工作是巡视线路和抄表,但是村民家里用电出了问题,也会给闫磨生打电话,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赶过去维修。果水村村民咸法生,今年80多岁。他的孩子都搬到了山下居住,多次劝他下山居住,他都不肯离开故土。几天前,他给闫磨生打电话,说家里的电灯又不亮了,让闫磨生抽空去看一看。接到电话后,闫磨生趁中午休息时间,步行了近一个小时赶到了他的家里。一检查,发现是电闸坏了,闫磨生二话没说,就换上了新的。在闫磨生的工作辖区里,大多是留守在山区里的老年人,老年人不懂电,电灯不亮了,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闫磨生。“其实都是些很小的事儿,但就是这些很小的事儿,关系着群众的日常生活,如果电灯不能及时亮起,老年人晚上的生活就很不方便,我是名党员,干这些事,都是举手之劳。”闫磨生说。其实,每次去维修,他都要步行几公里的山路。像咸法生这样的老人,就有40多家。
今年春节期间,很久没有下山的闫磨生到儿子的家里照看小孙子。刚到儿子的家,他就接到供电所的电话,因山里的风大,20多根电线杆刮歪了,辖区全部停电。山上的人员少,看看他能不能回去。“我立即回去!”本来想在儿子家住两天的闫磨生立即往回赶,几经倒车,又冒着山风步行了2个小时,才赶了回去。闫磨生第一时间钻进了深山。两天之后,6个自然村全通上了电,可闫磨生双手却布满了血泡。
作为一名平凡的山区电工,闫磨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他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把简单的工作做得如此完美,那就很不简单了。从闫磨生平凡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对电力事业无比尊崇的一线共产党员的情怀:用青春和汗水为山区农村的电力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树立了电力系统基层党员的光辉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
《卫辉共产党人闫磨生:跋山涉水送光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weihui/1827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