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牧野区新闻 >

新乡日报:善做善成 共铸文明——牧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摘要]11月3日上午9时,我市一机床家属院今年69岁的李秀芳、杨振玲老人代表家属院全体居民,将一面印有创文明尽责担当,惠民生美化社区字样的锦旗送到牧野区王村镇政府,感谢镇党委、政府在文明共建共创中为小区居民干实事、办好事,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11月3日上午9时,我市一机床家属院今年69岁的李秀芳、杨振玲老人代表家属院全体居民,将一面印有“创文明尽责担当,惠民生美化社区”字样的锦旗送到牧野区王村镇政府,感谢镇党委、政府在文明共建共创中为小区居民干实事、办好事,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以后老人、孩子游玩出行提供了方便。两位老人说,新环境让大家感觉像是搬了一次新家。

    牧野区花园办事处钓鱼台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低保户人员,在小区内清理垃圾、铲除杂草、清理小广告,不怕脏、不喊累,使得小区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小区居民拍手称赞。一居民更是泼墨挥毫,写下“奉献”两字送到社区,表达自己对义务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自我市“创文”活动开展以来,牧野区以“背水一战、志在必得”的决心,发扬“胸怀大局、勇于担当、敢打必胜”的精神,按照全民参与、全区共建、共创共享的理念,始终坚持为民创建、持续创建、全民创建,让文明创建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风渗透到每一个人心中,让文明之花深植于民间沃土。

    我市“创文”工作开展以来,牧野区集中力量,日夜奋战,下大力气啃掉了影响群众生活的“6个硬骨头”,社区、庭院整治全面完成。

    牧野区抽调12名同志组成4个社区“创文”督察组,严格对照“创文”细则,对各责任单位进行逐一督察,并依据督察情况,每天进行打分、排名。同时,还建立文明单位与无主庭院结对帮扶制度,动员全区34个省级文明单位与28个社区结成对子,对社区中不具备创建条件的无主庭院进行帮扶。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垃圾3156车、杂草1747车、小广告58158条,更换垃圾箱292个,修复垃圾箱520个,硬化路面643平方米,修建绿化带10593平方米,粉饰墙面117000平方米,设置宣传版面3612块,制作“遵德守礼”提示牌2000余块,制作庭院组织公示牌、路名牌、楼号牌、单元牌2500余块,143个有主庭院、310个无主庭院、30个社区办公用房得到整治,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牧野区集中开展店容、店貌集中整治活动,通过排查,建立《牧野区破损门头招牌治理台账》,对列入台账的90项整治任务,下重手,不拖延。坚持日巡查制度,对发现的小广告进行及时清理;同时,做好店外经营、占道经营、临时摊贩区整治。他们一方面抓住重点,加强对河师大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治理,另一方面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等措施进行管理。目前,牧野区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得到有效遏制,临时摊贩区基本达到整治标准。据统计,店容、店貌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共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5845处,规范破损门店招牌236块,清理各种软体广告500余处(幅),清理小广告2万多条,清理储存垃圾300余方,完成游园绿化4万多平方米,墙体粉饰13200平方米,刷白树木2万多棵,画停车线1万余米。

    在集贸市场整治过程中,牧野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定人、定岗、定责,并加强对经营户的管理、教育、引导,规范商户经营行为,同时,抓好市场环境卫生整治。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全区14家农贸市场有了较大改观。截至目前,14个市场与商户签订文明约定2000余份,制定市场食品安全、消防、卫生、管理等方面的13项规章制度,安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设立了消费者投诉台,建立了市场公平秤及善行义举榜、红黑榜、公示栏。3个市场对破损墙壁进行粉刷,更换破损招牌60个,小街巷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牧野区还将所有需要整治的街巷登记造册,共排查出需整治的街巷48条,根据每条街巷的具体情况,确定“一齐四化”整治方案:即配齐下水管道,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现已整修30条。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整治也全面铺开,目前,环内20个村已完成整治。针对中原路、东风路、荣校路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严重的问题,牧野区也全面展开整治。截至目前,牧野区在“创文”活动中已投入资金1133余万元。

    为推动“创文”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牧野区在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宣传发动、强化督导检查等方面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切实做到5个到位。

    思想认识到位。牧野区站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和实现牧野区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高城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作为检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双治、双提、双争活动”的主战场,作为高标准践行“三严三实”、推动“三查三保”的重要举措,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周密安排,精心部署。区委、区政府制订下发了《牧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三年规划(2015年——2017年)》,召开了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区直单位,镇(办)、村、社区、文明单位代表向区委书记递交了承诺书。规定每周二、周四、周六晚6点召开由区四大班子领导、各镇(办)、“啃硬骨头”牵头单位、窗口行业主管单位及“创文”办人员参加的“创文”工作例会,专题研究“创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布署。同时,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创文”工作,统一全区的思想和行动,并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和督察,真正形成了区委、区政府牵头抓创建,书记、区长亲自督导创建的良好工作格局。

    组织保障到位。成立以区委书记靳新峰为政委、区长秦保建为指挥长、区四大班子领导为副指挥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创建工作指挥部下设4个办公室,即创建办公室、专项重点工作办公室、督导办公室和绩效考核办公室。在经费投入上,对用于创建工作的办公费用、公益广告设置、社区创建阵地建设、奖励资金等专项费用,由区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专项使用,确保各项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在组织机构上,各镇(办)、各牵头单位成立相应的创建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抽调精兵强将专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文明委(办)牵头,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各尽其能、齐抓共管、合力共创的工作局面,为创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任务分解到位。牧野区根据市“创文”办全覆盖、无缝隙的要求,对全区承担的“创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工作时限。制定了《关于做好分包“创文”任务与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建立“创文”迎检工作期间,区直单位分包城中村、集贸市场,辖区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帮扶的工作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下发通知,明确县级领导具体分包的镇(办)、区直单位、企业、社区、村、集贸市场、摊点,要求县级领导根据责任分工深入分包点,靠前指挥。

    宣传发动到位。牧野区全力调动全民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行过街天桥、文明单位外墙、建筑工地围墙、背街小巷墙面等处均设置公益宣传广告。沿街商户和各窗口行业、单位的户外电子屏,长期滚动播放文明礼仪提示语。据统计,牧野区共制作宣传版面4300余块,编发《工作简报》23期,在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2篇,创建了文明牧野微信群,及时将创建工作要求、创建动态等,通过微信送达到各责任单位,文明城市公益宣传效果大幅提升,营造了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舆论氛围。

    督察督导到位。一是加大督察督导力度。牧野区建立了区四大班子正职带队的督导制度,成立了4个督导组,分别负责全区庭院、街巷、市场、城乡接合部等重要部位的督导工作,坚持每天督导。同时,采取综合督察、专项督察和主要领导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小街巷、无主庭院、集贸市场、城中村等部位进行重点督察。二是突出督察的时效性。确保在第一时间通报督察情况,除发放整改提示单外,还根据督办落实情况及时进行通报。三是加强对督察结果的运用。坚持将督察结果与排名相结合,排名顺序与奖惩挂钩的原则,制定下发责任追究和奖惩办法,坚持重奖重罚原则,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方式的奖励和处罚,对情节严重的,由纪律监察部门对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直至给予党政纪处分。

    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并不是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看它有多少志愿者。志愿者是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力军,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标杆。眼下,行走在牧野区的大街小巷,随处可发现一个个特殊的人群。他们头戴“小红帽”,臂挂“红袖标”,或是在疏导交通,或是在扶老助残,或是在服务展会……他们中有老人、也有年轻的学生。他们就是城市的志愿者。

    在市二中路口、黄冈等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色小马甲、身戴袖标的志愿者。他们只要看到随意横穿马路、过斑马线不遵守信号灯等不文明行为,就会上前劝导和制止,这是文明引导志愿者在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牧野区总工会职工志愿服务队来到六塑家属院,义务清扫庭院。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义务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为小区居民打造了一个洁净的居住环境。新辉路办事处按照志愿者的特长、意愿,组建“党员义工队”“城市管理服务队”“环境整治突击队”“文明劝导队”,定期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利用“红袖标”亮明身份,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此影响并带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活动。

    王村镇组织志愿者定期到辖区各庭院清理杂草、垃圾,使辖区面貌焕然一新,为群众创建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区农机局志愿者深入卫北市场进行环境整治,他们粉刷墙壁、清理广告,每天数次对市场进行洒水,并对强买强卖及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的商贩进行监督。市军干二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和工作人员走上街头,进行“创文”知识义务讲解,发挥余热,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创文”加油助力。据了解,目前,牧野区志愿者总数已超过2万人。

    小区环境的美化、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志愿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居民的辛勤付出和支持。在东干道办事处建东社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名背影单薄的妇女,常年坚持做公益活动。她叫牛秀英,今年67岁,是市毛纺厂的一名退休工人。多年来,她始终坚持“退休不褪色,老有所为献余热”,默默地为社区工作、为群众服务。她积极参与“创文”活动,挨家挨户派发宣传资料,协助举办各种宣传活动,还经常组织、发动楼内的居民洗楼梯、清理小广告。她看到有人随手丢垃圾,就上前提醒,发现社区里有垃圾和卫生死角就主动去清理。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刮风下雨,在建东社区内,总会有她弯着腰、用手捡垃圾的身影。有人问她:“你怎么那么愿意管闲事。”她总说:“真是不由自主,看到邻里家庭和睦,看到小区环境整洁,看到大家举止文明,我就打心眼儿里高兴。”

    从城到人,从人到城,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梦想和追求时,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便点燃了文明建设的燎原之火。如今,文明之光正洒向牧野大地的每个角落。


《新乡日报:善做善成 共铸文明——牧野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muye/28582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