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6-23 09:48 我要投稿
牧野区清和苑社区共有居民83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44户107人,有回、满、蒙等6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数占辖区少数民族总数的84%以上。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办事处的关心支持下,围绕“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区”的奋斗目标,大力推进社区民族团结事业,各族群众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创造灿烂的民族融合文化。高度重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基础建设。一是找准定位,完善各项机制。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突发性事件应急制度、大型宗教活动审核制度、结队帮扶等7项工作制度。二是真抓实干,落实具体工作。制订《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社区实施方案》,建立了“两委”班子定期研究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凡涉及民族团结工作的,社区党支部书记亲自部署,“两委”成员全体参与,及时解决社区统战民族宗教和民族团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务求实效,营造浓厚氛围。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利用辖区主次干道显著位置喷绘墙体标语6条、制作各类展板6块,积极向群众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4月份,开展民族宗教宣传月活动,在全辖区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立足特色,健全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服务体系。一是以少数民族服务协会的成立为载体,将服务少数民族商户的平台向社区延伸。聘请知名阿訇、伊协会长担任顾问,制定协会宗旨,发展少数民族商户和社区内的少数民族群众入会,尝试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少数民族群众组织起来,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服务共同发展。目前,已发展会员20余名,陆续接待咨询、再就业政策、求助生活帮助及困难学生就学的少数民族群众100余人次。二是以社区民生服务中心“民族之家”为平台,拓宽服务平台。成立“民族之家”,向少数民族群众发放“少数民族民生服务联系卡”500余张,发放到辖区300多户少数民族家庭和商户,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扶贫帮困、矛盾调解等多方面服务。确定5户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对象定期帮扶,帮助困难群众黄伟平(布依族)、邱喜平(回族)找到公益性岗位,对家庭贫困的杨文田(回族)、穆瑞通(回族)进行帮扶慰问,为杨建设(回族)申请办理城市低保,为其他困难少数民族家庭义务服务30余人次。三是以开展对辖区内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为工作任务,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更加规范化。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管理服务的方式方法,对网格化管理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家庭、辖区少数民族商户等进行了摸排、登记、建档,民族宗教档案资料规范有序、条理清晰。建立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党员档案,结合民生服务中心做好救助帮扶工作;建立少数民族育龄妇女、流动人口档案,为其提供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政策规定咨询服务;积极为少数民族商户提供工商、税务等方面政策咨询,制定有关发展规划;切实把民族维稳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做到有档案、有文件、有记录。强化矛盾排查,推进民族宗教领域社会政治稳定。一是提升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做好宗教界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各宗教活动的管理工作,教育和引导信教群众树立法制意识,自觉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二是及时掌握信教群众情况,预防突发性不稳定事件发生。建立台账,动态掌握有无不稳定事件发生。截至目前,社区内从未发生过因民族宗教问题而引发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保持了社区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新乡日报:——牧野区清和苑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侧记》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muye/19304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