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打好红色牌 下好旅游棋

[摘要]□饶全喜 翟林杰 上八里镇回龙村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纪实 11月11日,驱车行驶在平坦的旅游环路上,沿路山坡上绿色的松柏、微黄的白杨、火红的红叶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地映衬下美如画卷。到达回龙社区,宽阔的道路两侧,一排排新式二层小楼依山而建,一楼商铺门...

□饶全喜 翟林杰
——上八里镇回龙村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纪实
\

  11月11日,驱车行驶在平坦的旅游环路上,沿路山坡上绿色的松柏、微黄的白杨、火红的红叶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地映衬下美如画卷。到达回龙社区,宽阔的道路两侧,一排排新式二层小楼依山而建,一楼商铺门口悬挂的牌匾整齐划一,宾馆、餐馆、服装、本地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各类店铺内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时有背着双肩包的外地游客漫步其中,举起相机拍照留念。
  回龙村位于上八里镇北部,地处太行山南麓深山区,拥有南太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道教文化圣地——老爷顶,但是由于道路不通这里一度是一个贫穷闭塞的小山村。青山绿水一直都在,只是原先破旧的村庄被新社区取代,逼仄的山路变成了通天大道,整个村子焕然一新,这些变化得益于回龙村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带来的成果。
  1993年张荣锁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后,为了改变山区贫穷面貌,他奉献出自己的百万家产,带领回龙人民,修路架电,用最简单、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在悬崖绝壁上和崇山峻岭间,修通了8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000米长的S型隧道,用汗水和鲜血修通了一条出山路、生命路。
  生命路不仅打通了山里人的出山路,也打通了山里人的致富路。为记住那段峥嵘岁月,让红色资源的恒久魅力得以展现,回龙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成立了回龙风景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开发了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宗教文化为突出亮点的特色景区。在“红色游”、“生态游”和“文化游”三大游览线路上精心开辟了龙口生态乐园、盘山挂壁公路、天下第一铁顶——老爷顶、太行红岩大峡谷、张沟度假村和十字岭六大游览区。值得一提的是回龙天界山景区如今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国家级红色旅游区”,同时回龙村也被确定为“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新乡市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基地”和“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教育基地现场教学点”。
  “艰苦卓绝的回龙建设之路能够成功,很重要的一条,靠的就是党员的率先垂范以及人民群众的团结奋进……”还未走进回龙精神展览室,就听到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走进去,只见不大的回龙精神展览室里座无虚席,有些人甚至站在了两旁的过道上。原来,这是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正在向来自周口许昌的党员干部讲述回龙人战天斗地的历史。
  “由党支部书记把回龙人战天斗地的故事讲给游客听,通过情感再现、互动交流,把回龙党员干部群众用鲜血换来的改变,变成有血有肉的人和事,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血脉对话’。
  这是我们教育基地的一项创举。”回龙精神展览室工作人员石海英介绍,为充分发挥回龙精神教育基地教育作用,回龙村依托红色教育基地,适应时代需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推出了“走一走回龙挂壁公路,听一听回龙战斗故事,看一看回龙故事片”的‘走、听、看’体验式教学模式,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通过走、听、看,去了解感受回龙人战天斗地的精神,展示红色历史,让回龙精神鲜活呈现,同时也让学员和游客产生心灵共鸣、情感共振。
  在参观完展览室、听完回龙故事后,来自周口、许昌的党员干部纷纷与张荣锁握手、合影留念。“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来自周口市项城市三店镇三店村支部书记盛山海感慨地说,“张书记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以后有机会还要带领村民来这里参观学习。”
  随后,笔者顺着盘山公路一路来到回龙洞口的回龙精神纪念群雕前,这是一个展示回龙人民战天斗地精神的群雕像,群雕人物个个眼神坚毅,似乎向人们传达着回龙人战天斗地改变穷山村的坚定决心。雕像背后的山体上赫然刻着“当代愚公·张荣锁”以及中央领导对张荣锁带领群众战天斗地精神的肯定的话语,巨大的摩崖石刻与群雕像一起为人们呈现了那段峥嵘岁月,震撼人心。接着,我们乘车穿越S型隧道,隧道内或明或暗,曲折盘旋,扶摇直上直通清风关。在天界山顶俯瞰回龙大峡谷,只见其形若巨盆,貌比苍龙。景区内,一落千丈的红岩绝壁,绵延无际可谓鬼斧神工。正是回龙人民的果敢坚毅使得更多人能够欣赏到这一美景,感受这大自然的奥妙。
  在红色旅游发展带动下,回龙村旅游关联产业也得到发展,为当地百姓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十多年来旅游业为回龙村带来上亿元集体收入,也带动了该村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该村从事家庭旅社、家庭宾馆近200户,形成了与旅游配套的产业链条发展模式,人均收入由1993年不足300元增至现在的18000多元。现在全村90%的家庭饭店年收入在10至15万元之间,9%的家庭宾馆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1%的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但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集体事业繁荣,个体产业兴盛。
  “来这里交通便利,吃住都方便,接受教育的同时,还可以领略本地特色文化,不枉此行。”一位接受采访的游客这样说道。这是对回龙景区的赞美,也是对回龙人的肯定。相信随着回龙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高,回龙的生态旅游振兴地方经济之路也越走越宽。

《打好红色牌 下好旅游棋》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58380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