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22 13:54 我要投稿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以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整合项目资源,强化科技投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力度,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大科技服务力度为支撑,集中力量,集约资源,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总产,通过典型示范和高产攻关,以点带面,促进了全市粮食均衡增产。实施了高产创建、良种补贴、一喷三防等项目,2012年开始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生产条件,推广了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了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小麦、玉米实现总产、单产连续增产,被评为国家、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西南平原区10个乡镇50余万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吨粮田面积达到26.5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优化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我市在巩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0家,产值达60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6家(米多奇、大北农、华豫油脂、银龙面粉、万鑫养殖、华瑞粮油),新乡市级24家,目前,正在申报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大北农),省级龙头企业1家(仙力面业)。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纺织、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等为主的,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体系。农产品加工从业人员2万余人。已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正在申报的省级集群1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大幅度提高。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全市经济作物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左右,其中,食用菌种植占地面积约3万亩,食用菌大棚稳定在2.3万座,投料量43万吨,年产鲜菇23万吨,是豫北地区最大的鲜菇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7.83万亩,总产量约40万吨;果树种植面积8万余亩,产量约14万吨;油料种植面积10.7万亩(花生10万亩,芝麻0.2万亩,油菜0.5万亩),产量2.5万吨;棉花种植面积0.1万亩,花卉种植面积0.2万亩,各类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盘上山区种植山楂树80余万株,年产量600余万吨,我市3家山楂饮品加工企业,年消耗山楂70余万吨,产值8000余万元,我市地理标志产品“辉县山楂”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统揽,加快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成功举办百泉药交会,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都市农庄建设彰显特色,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目前,生态园区已发展到20多家,其中,投资千万元上亿元的有11家,即裴寨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园(张村乡裴寨村3000多亩,投资1亿元)、河南易丰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设施蔬菜园(常村镇常北村1000多亩,计划投资1亿元)、孟电集团清荣农林开发专业合作社生态园(常村镇常东村1000多亩,投资1亿元)、孟庄镇北田庄植物园(孟庄镇北田庄村300多亩,投资0.5亿元)、新乡大北农有限责任公司白马玉农庄(黄水乡白马玉村1000多亩,投资0.9亿元)、豫飞重工辉县市白云寺生态农业科技园(薄壁镇白云寺村1000多亩,投资1亿元)、新乡市祥鹿山生态林果实验园(上八里镇西坡村1000多亩,投资0.5亿元)、河南锦秋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生态园(高庄乡大史村2400多亩,计划投资2.6亿元)、杨和寺绿珍林果专业合作社万亩桃园(上八里镇杨和寺村1万多亩,投资0.5亿元)、锦润天冠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千亩葡萄园(吴村镇赵屯村1000多亩,计划投资0.1亿元)、辉县市金山桃花源(仙鹤坡)农业种植合作社(常村镇沿东村3000亩,投资0.3万元)。其他较小的生态园区,如九莲山景区葡萄采摘园种植葡萄3万株,张村乡万亩核桃园栽培核桃3200亩,回龙水果采摘园、三庆桥绿色农庄等业已形成规模。他们已建成或在建集绿色(无公害)种植采摘、生态养殖、循环农业、人文历史、观光旅游、餐饮垂钓、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态基地。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83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5万台(件);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5%,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玉米机播、机收率达到80%以上;基层农机从业人员1.5万人,农机合作社达到35家;发放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700多万元;农机安全生产秩序良好,农机事故发案率控制1‰以下,机车“三率”分别达到85%以上。(农业)《辉县市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52540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