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2 11:32 我要投稿
□倪莎莎
——市人社局驻村扶贫开发见闻
葱葱的树木,绵延的山脉,便利的交通,清新的空气,这是笔者对沙窑乡新庄村的第一印象。刚进村口就听见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咱村的工作队真是实在啊,不仅过年送面、送米、送油、送钱,还帮助咱修路、修灌溉设备,冬天为咱这些贫困户捐衣捐物,真是实心实意……”原来是村民正在议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新庄村扶贫工作队的事儿呢。
新庄村位于沙窑乡东南部,地处深山区,共辖5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00余亩,缺少水源,耕地贫瘠,无集体经济收入。该村有252户652人,其中贫困户63户196人。村里无饮用水源,村民长期饮水困难;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薄弱;全村仅有一条乡道,年久失修、狭窄弯曲,农忙时家用机械都无法通行。村里多数群众文化程度不高,基本都是初中毕业,思想守旧,创新能力不高,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剩下的人口多为老、弱、病、残人口,脱贫致富的难度较大。2015年3月,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来到新庄后,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充分了解乡情、村情、民情,调查摸底本村实际情况,落实扶贫任务。
工作队首先筹资4万元为全村农户解决吃水问题,随后向扶贫部门争取5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新庄村修水池项目,水池建成后,可以直接保证全村的人畜饮水安全,为新庄村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帮助村民精准扶贫,更要让他们永久脱贫。新庄村北靠轿顶山,西靠万仙山,旅游环路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一边是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自然优势,一边是省级贫困村的现状。面对这样的反差,工作队采取乡村旅游带动就业、乡村旅游反哺农业的方式,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目前已流转土地460余亩,成功建成新乡市泰丰红豆杉种植基地,投资2000万元,消化村内闲置劳力70余人。红豆杉全身都是宝,既可以提取紫杉醇,又可以制作盆景、家具,加工成保健用品,它的材质坚硬,还具有净化空气、消除辐射等功效,有益人的身体健康,观赏价值也较高。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说:“新庄的气候环境适合红豆杉生长,一棵红豆杉的苗只要几元钱,五年后就可卖近百元,利润可以翻好多倍呢。”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为了做大做强这一绿色产业,该基地邀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种植技术培训。
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和三产服务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让村民们在获取土地补偿的同时,还可以到产业基地务工挣钱,改变农户闲时聚众打麻将的旧状,这种“双赢模式”也是新庄的一大特色。在泰丰红豆杉种植基地打工的董建新就是双赢模式的受益者。董建新说:“俺家供两个学生,大儿子长期有病,我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以前干活得来回跑顾不上家,现在好了,在村里的企业上班,工资和外边是一样的,我还能抽出时间照顾家里,确实方便了很多。”
目前,新庄正在施工的项目及意向项目有南椅圈养老院、南椅圈宾馆、北椅圈宾馆(特色风味小吃)、中湖民宿村、兴国寺开发、北椅圈旅游文化娱乐中心(包括旅游接待中心、游客活动广场、旅游商品超市、农家乐小吃和旅游开发展示厅),项目建成后,可以带动该村乃至该乡的旅游产业发展,村民可以在家里开办农家乐、农家饭店和旅馆,为游客提供吃住等消费服务,从而快速脱贫。
精准扶贫,改变村容村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项目中,为缓解制约发展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驻村工作队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整治和绿化,砌路沿、建花池、养冬青、栽松柏和竹竿,建成党员一条街;为改善村庄环境制作两处120平方米的文化墙;帮助村委会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品并对其办公场所进行地面硬化;倡导文明新风成立红白理事会,投资3000元购买全套餐具;为626名群众缴纳75120元的合作医疗费用。
市人社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原文群表示;“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二字,帮助村里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才是扶贫的关键。” 我市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在“精准”二字上下工夫,把当地实际情况摸准,做到扶贫攻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摘掉贫困帽子,让村民们在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依托地域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50244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