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身 边 的 感 动

[摘要]编者按:7月9日、7月19日,我市两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市新闻信息中心领导和编辑记者们,胸怀崇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顾个人安危,克服艰难险阻,奋起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用镜头和笔记录报道一幕幕英勇救灾的动人事迹,为全市抗洪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编者按:7月9日、7月19日,我市两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市新闻信息中心领导和编辑记者们,胸怀崇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顾个人安危,克服艰难险阻,奋起奔赴抗洪抢险第一线,用镜头和笔记录报道一幕幕英勇救灾的动人事迹,为全市抗洪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身 边 的 感 动
——记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市新闻中心首席记者王景斌
□孙 晓
 

  徒步冒险去重灾区采访、跳入没膝深的积水抢拍镜头、跟随主要领导视察灾情……在我市抗洪救灾采访现场,活跃着这样一位中年记者的身影,他胸戴党徽,一会儿按动快门捕捉每一个瞬间,一会儿与救灾人员交流访谈,用手中的笔记录着点滴感动;在百年不遇的“7·9”、“7·19”洪涝灾害面前,在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面前,他冲锋在前,用“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他就是共产党员、市新闻信息中心编辑、首席记者王景斌。

家中物品被水淹 全然不顾投一线

  “哪里有被围困的群众,哪里就是救灾的最前沿,我们记者就要到哪里去,到一线挖掘干部群众自救互助的感人事迹,传递大灾面前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的正能量!”这就是王景斌在抗洪救灾报道中的深刻感受。
  在市新闻中心,王景斌也称得上一名“老记者”了,已有10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年龄虽大却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工作激情。在这两次抗洪救灾中,他一次次深入灾区采写鲜活的新闻,记录广大干群投身防汛抗灾的感人事迹。
  7月9日凌晨6时许,家住锦绣公馆的王景斌睡梦中被暴雨声惊醒,他一开灯,没电;想洗把脸,没水;打开燃气灶,没气;推门一看电梯,停用。他顿时意识到灾情严重,“噔噔噔”顺着步梯一直从六楼下到一楼,此时他看到好几位邻居聚集在楼下观察灾情,楼前道路积水已淹没膝盖,自家地下室也灌满了水,好多物品被水浸泡。出于职业习惯和高度的责任心,王景斌急忙上楼挎上相机,挽起裤管,撑起一把雨伞,一路趟着洪水开始拍摄灾情,顿时,一幅幅真实的受灾画面展示在他的眼前……
  趟水拍摄中,王景斌接到市新闻中心领导指令:“要全力关注报道我市灾情和居民自救情况!”“好,我正在现场拍摄镜头,请领导放心!”回话间,暴雨滂沱,洪水暴涨,王景斌继续趟着深水来到灶君庙附近拍摄。此时他的手机再次响起, “现在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市委会议室参加防汛救灾紧急会议报道。”但此时灶君庙往北一路受灾严重,积水太深,车辆断行,王景斌硬是趟着没膝深水,赶到了市委会议室。

紧跟领导冲在前  镜头记录一瞬间

  7月9日凌晨灾情发生后,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郭书佩等领导第一时间赶赴防汛救灾一线,并随即召开防汛救灾紧急会议。会议采访结束后,已近中午两点,为了赶时间,王景斌与一同采访的新闻中心记者倪莎莎顾不上吃饭开始撰稿。此时早已赶到单位的《今日辉县》总编辑邢丽凤见二人还没吃饭,就趟着水回到家中,带来食物让他俩充饥。王景斌刚填了一下肚子,此时又接到最新指令,新乡市委书记舒庆要来辉县视察灾情,让他马上赶赴采访一线。
  接到命令,王景斌当即背上相机,坐上市委办协调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杨庄沟排水渡槽防汛工程现场采访。此时,暴雨仍下个不停,不一会儿,舒庆书记在我市领导王天兴、郭书佩等的陪同下,冒雨赶来察看雨情灾情,王景斌在雨中艰难地完成了采访。
  舒庆书记离开辉县后,王天兴书记又先后到高庄、黄水、回龙村、八里沟景区等处察看汛情,并看望受灾群众,王景斌全程参与了采访。一天奔波后已是夜幕降临,他又接到通知让连夜赶出稿件,先在微信平台《精彩辉县》上发表,让全市人民及时了解防汛动态。在市委综合科加班到晚上11时,稿件终于完成并让相关领导审阅后,王景斌又与《精彩辉县》编辑一起将稿件编好,然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踩着淤泥回到小区,步行登上依然没水没电没天然气的六楼家中。
  7月10日一大早,王景斌背上相机徒步一路拍摄,见各受灾店铺都在积极自救,城管局已组织百余名人员上街清除淤泥;下午2时许,市领导王天兴、郭书佩等带领全市5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不顾炎热天气,走上街头,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王景斌跟随王天兴书记一路拍摄采访,见证了市领导及全市干群奋力抗灾自救的分分秒秒;下午5时许,新乡市领导邢亚平来辉视察防汛救灾情况,王景斌又随行采访到当晚7时许。结束后,又接到市委副书记张文亮指示,让连夜写好邢部长来辉稿件,传到《新乡日报》总编室邮箱。王景斌顾不上吃饭,又在市委综合科加班撰写稿件。写稿期间,王景斌还几次接到外宣办主任段永强电话,让他将白天拍摄的救灾照片及稿件传到人民网等上级媒体邮箱里。加班直至深夜12时,两篇稿件均已写好,分别传至邮箱后,一天的任务总算完成。

母亲岳母都住院   忙于工作无暇管

  连续几日,白天采访,晚上加班至深夜,忙完一切回家后,由于家中断电断水断天然气,吃饭、洗澡、睡觉等十分不便……这就是灾后几日王景斌的工作生活常态。
  自家地下室被淹后,王景斌始终抽不出时间清理脏水和淤泥,挽救被埋没物品。然而,年逾八旬的双方老人接连住院更让他措手不及。7月9日深夜他正加班写稿时,接到薄壁大海乡电话,称岳母在泥泞院子不慎摔倒,正送往中医院。得知消息后他心急如焚,凌晨12时许完成稿件后才徒步赶到了中医院看望;7月10日下午,王景斌正在烈日下采访时,又接到在老家大哥的电话,说母亲因病住进了薄壁卫生院。当晚11点多,在完成一切任务后,他和儿子赶到医院见了母亲一面,连夜又赶回县城,迎接第二天的采访。
  “7·19”洪灾发生后,冀屯镇南北流河决口,王景斌接到指令,与记者崔丰奕一起赶往决口处抢险现场采访,当时路面积水及腰深,实在无法通过,二人只好攀上铲车到达决口处岸边拍摄采访,并完成了《凝心聚力战洪魔》通讯报道。
  在抗洪救灾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市新闻中心调动所有采编力量深入一线,及时报道抗洪抢险情况,并增加了报纸期数;编辑们每期都认真精心编排稿件,加班到深夜,将最新的救灾情况及时呈现给广大读者。王景斌除了参加重要采访外,还承担着繁重的编辑任务。“说实话,没什么饥饿感,也感觉不到疲惫,总觉得有写不完的稿件,编不完的版面,总担心漏掉新闻。”谈起自己的感受,王景斌的言语很朴实。
  在持续20余天的抗洪救灾宣传战役里,我市还有许多像王景斌一样的新闻工作者,深入最前线用镜头、用笔拍摄采访,把一幕幕惊心动魄、温情感人的画面快速传递给广大读者,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全市上下戮力同心,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抗灾壮歌!

《身 边 的 感 动》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869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