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公路局抗洪抢险突击队
□王俊峰
7月9日暴雨带给人们的伤害还未抹平,紧接着19日,一场强降雨又倾盆而下。一夜之间,山洪暴发,峪河、石门河、黄水河、香木河等大小河流水满为患。我市省道三原线三郊口至徐家段损失惨重,山体滑坡、塌方、道路悬空达30多处,掀起、砸毁沥青路面10多公里,道路通行彻底中断。
暴雨中,市公路局从上至下,迅即行动起来。局长琚宪顺、党委书记赵军辉等局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带领相关人员赶往位于深山区的三原线三郊口,一路上,详细察看了三原线受灾情况,安排布置抢险救灾工作,养护、路政、工程人员迅速投入到了灾情勘测、汇总上报、断行警示、路障清理等各项工作当中。
与此同时,我市峪河、石门河流域的峪河、冀屯、占城等乡镇也遭受水淹,全市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在这危难时刻,市防汛指挥部向全市干部群众发出了参加抗洪抢险战斗的号召。
灾情就是命令。暴雨压不倒英雄的
辉县公路人。面对灾害,在自身公路水毁抢险的艰难斗争中,市公路局以全市大局为重,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使命,毅然抽调机关、路政、养护、工程等各块精兵强将40余人,在19日夜10时集结待命。接到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后,次日凌晨1时,市公路局抢险突击队由琚宪顺带队,在沉沉夜幕中取道卫柿线、薄口线奔赴战场,行经卫柿线时,琚宪顺还不忘公路桥梁过洪情况,分别察看了高庙战备桥和田庄胜利大桥,此时,两座大桥下洪水已几近桥板下沿,模糊中远处的水面茫茫一片。辉吴路方向已经不通,薄亢线包公庙峪河桥大水已经过膝,几经辗转,冒险淌过几处过水路面后,终于在晨昏中到达冀屯镇文庄赵固一矿,一同在此集结的还有公安、交通、水利等多个单位抢险突击队。
这里是采煤塌陷区,此刻,东距约2公里多的石门河洪水已经通过溃口淹没了煤矿铁路线两侧的东西北流等几个已经搬迁的村庄,石门河大堤上煤矿工人、部队官兵已经投入了封堵溃口的战斗。琚宪顺等不上市防汛指挥部命令,在没有救生衣等装备的情况下,带领一组5个人先行通过铁路线进到溃口现场,加入了抢险队伍。远远望去,大堤上背沙袋的抢险队员一个接着一个,像是秩序井然的蚂蚁大军,与洪水抗争,争时间,夺据点。9时,战场外的其他公路局抢险队员接到命令,通过火车也进到大堤,并把后方支援的一车方便食品、饮用水运了进来。12时,在琚宪顺的调度下,第二批24名抢险队员也赶到了现场。毒辣的太阳不断施放威力,沙袋里的大石子约有五六十斤重,汗水湿透了衣裳,滴下来砸向地面,尖硬的石子透过沙袋磨破了肩膀。他们顾不上歇息,一步快似一步,只想着赶快把溃口堵上。然而,尽管有多个单位以及矿工、官兵协同作战,但60余米的溃口,就像一个顽固、疯狂的敌人,毫不示弱。
该局抢险突击队员从19日夜10时到20日下午6时,他们整整一天未合眼,饿了啃几个饼干,渴了,喝一口瓶装水,顶着蒸笼似的天气战斗了整整9个小时。紧接着第二天,他们义无反顾,再次投入战斗。这一次,在约350米长的大堤上安装了皮带运输机,加快了沙袋运输速度,但对装沙袋的速度要求也相应提高了。按照现场指挥,各单位抢险队员轮换上场,装填沙袋,掀起了千军万马战溃口、斗洪水的高潮。
而在另一个战场,三原线三郊口水毁公路,抢险保通也马不停蹄。省市公路局领导接报后莅临视察,慰问沿线受灾群众,对抢险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争取尽快立项修复。我市公路局派出专人驻地观测灾情点变化,组织清理小量塌方,尽力保证抢险通行。对滑坡、塌方数量较大的,由
新乡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现场勘察,尽快拿出抢险方案。对辉县公路人来说,水毁修复工程仍是一个硬骨头,抗洪抢险仍在继续。
洪水无情,终将退去。只要心齐,再大的风浪也能挡住,再险的阻障也能踏平。辉县公路人,在全市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人人争先恐后,踊跃参加抢险,有的从新乡医院老父母的病床前赶来,有的自家受淹还是泥水满地、一片狼藉,有的老家就在石门河、峪河附近,不过数里,洪水泛滥,此刻也正遭受着水淹的危险,有的被晒得头昏脑胀,几近中暑,但他们没有离开,没有退缩,不论老少,背起沙袋就走,接到命令就上,和全市干部群众一道,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冲在了抗洪抢险的最前面。
《抗洪抢险冲在前》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77939.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