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抗洪一线的“选调生”

[摘要]□辉组 7月19日以来,在洪魔再次肆虐过的辉县,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干部选调生,在抗洪抢险战场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心跳 7月19日夜,冀屯镇河堤决口,沿线十余个村庄和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夜未合眼的镇干部吴泰鹏主动要求上堤封堵决口...

□辉组

  7月19日以来,在洪魔再次肆虐过的辉县,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干部——选调生,在抗洪抢险战场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心跳

  7月19日夜,冀屯镇河堤决口,沿线十余个村庄和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夜未合眼的镇干部吴泰鹏主动要求上堤封堵决口。
  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后,群众劝吴泰鹏补补觉,同事劝他歇歇脚,但他仍冒着酷暑、红着眼睛继续奋战。22日中午,烈日熏蒸的大堤上,正在装沙袋的吴泰鹏,因体力严重透支,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栽倒,不省人事。抢救过程中,他心跳骤停,各项生理指标急剧下降,经过全力救治,他才脱离危险。“我睡了多长时间,决口堵上了没有?”这是他醒来的第一句话。

筑堤

  “保证完成任务!”一次次接受任务,一次次坚定回答,这是29岁的占城镇副镇长郭骞对镇党委、政府的庄重承诺。为了赶进度,他和大家一起抬闸板;为了加固河堤,他第一个跳到泥水里;为了转移群众,他从深夜广播到黎明,直至喉咙喊哑、沿河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占城镇是辉县地势最低的乡镇,全市的3条主要河流均汇聚于此。暴雨来临后,郭骞先后分包过的13个村,涉及石门水库、宝泉水库两条泄洪河流,洪水过后,没有发生一处决堤、没有一起人员伤亡、没有出现一个村庄进水。三天两夜没合眼的他,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兑现了承诺。

守望

  娄欣和张玉霞是一对选调生夫妻,两人上次见面已经是一个月之前了。暴雨来临后,出差回来的娄欣没有回家,便匆匆赶往南寨镇齐王寨村。他和同志们扛着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群众家中。60公里外,工作在北云门镇的张玉霞,也在尽最大努力为塌陷区群众服务。
  白冰在自己的家乡吴村镇工作已经7年,离家2公里,却7天没有回过家。同样是“大禹治水”,同样是过家门而不入,忙完吴村镇赵屯村的工作后,他又随队装沙袋、送物资,支援兄弟乡镇。

前行

  水正深,赵固乡的穆翮正彻夜坚守在韩营村的铁路桥边,装沙袋、投树桩、绑钢丝,排除完险情,他一下子瘫坐在轨道上,才发现雨靴上密密麻麻的蚊虫和膝盖上大片大片的红肿。来不及休息,他又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开始巡查。
  山路正险,沙窑乡的邬乐正跌跌撞撞地走在救援景区游客的路上,通信中断,他继续前行;道路塌方,他继续前行;小腿划伤,他继续前行。当他搀扶着一位游客走完3公里的山路后,这名老太太安然无恙,而他却一身泥泞。
  雨下正急,留守的两名年轻女干部正守着空荡荡的城关办事处大院,一个是刚怀孕、妊娠反应强烈的胡晓靖,另一个是“90后”姑娘梁濛格,整个办事处的信息发布、灾情上报、指令下达,都靠两人值守的电话完成。
  西平罗乡的李永明、薄壁镇的刘延刚、孟庄镇的赵志婉、百泉镇的原玉琼……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张年轻的面孔,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感人故事。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辉县“选调生”——这个正青春的群体,正用他们的热血汗水书写着无悔的青春!

《抗洪一线的“选调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7456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