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变洪水为资源 大暴雨中建奇功

[摘要]这次真是多亏了水库,不然附近的房屋和庄稼又要受灾了。7月10日,在常村镇常西村,64岁的老支书郭本江回忆说,常村镇地处太行山区,常年干旱,以前吃水困难,种地望天收;但若遇到大雨山洪,来自三个东北部山区乡镇的洪水瞬间从山上下来,房倒屋塌、庄稼绝收...

“这次真是多亏了水库,不然附近的房屋和庄稼又要受灾了。”7月10日,在常村镇常西村,64岁的老支书郭本江回忆说,常村镇地处太行山区,常年干旱,以前吃水困难,种地“望天收”;但若遇到大雨山洪,来自三个东北部山区乡镇的洪水瞬间从山上下来,房倒屋塌、庄稼绝收,甚至曾把一个名叫半截沟的自然村夷为平地。
  7月9日凌晨,新乡突降暴雨,8小时降雨量达到422.3毫米,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不过,来自辉县张村乡、拍石头乡、常村镇的洪水却一改往常肆虐的状态,从四面八方涌入刚建成的常村镇灌溉调蓄工程的9个水库。下午3点,常村镇路面已不见积水,附近的庄稼也安然无恙。
  据了解,1970年,因受东北部山区泄洪影响,孟庄镇涧头社区附近一周都泡在水里。社区79岁的王大娘回忆,当时雨下得比这次小多了,可她的床都漂起来了,不过这次虽然是百年一遇的暴雨,水却当天下午就退了。这一切都应当归功于2012年底常村镇灌溉调蓄工程的建成,一拦洪二蓄水,在这次百年不遇的大暴雨中建下了奇功。
  “辉县东北部山区洪水下来后,会分三路分别进入辉县城区、孟庄镇和凤泉区,而这9个水库库容500多万立方米,这次全部蓄满,大大减轻了辉县城区和新乡市区的压力。”常村镇党委书记张斌介绍。
  据介绍,2010年7月,利用解决搬迁常村的第一批丹江口库区移民灌溉用水问题的契机,常村镇筹措各项资金1.23亿元规划建设了西库区1~6号水库和东库区7、8、9号水库。同时,2009年社区建设后,全镇在规划建设的社区修建地下排水管网25公里,投资约1000万元,其他各行政村通过自筹和申请上级扶持资金,修建地下排水管网约15公里,投资约600万元。
  “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水网和管网系统,镇区地下管网与水库全部联通,有效改善了植被、地下水等区域性生态环境。”张斌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调蓄工程发挥作用,位于镇南的辉县市垃圾处理中心、污水处理厂可能一泻而下,冲入南水北调干渠。
  灌溉调蓄工程建成部分蓄水后,不仅解决了移民灌溉难题,也为打造乡村旅游业奠定了基础,先后建成五龙山响水河水上乐园、五龙山滑雪场、五龙山游乐园等项目,同时也促进了水产养殖发展,上万群众实现就业。
  据了解,7号水库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尚未建成。同时,此次位于1号库上游的滑山水库4座土坝全被冲毁,镇里正在全力筹措各项资金修建这两座水库,从而在拦洪、蓄水、生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马丙宇)

《变洪水为资源 大暴雨中建奇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5926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