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雨中丰碑

[摘要]辉县市79特大暴雨重灾区胡桥办事处抢险救灾见闻 □ 马丙宇 段永强 7月11日,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新乡市委书记舒庆到辉县市79特大暴雨重灾区胡桥办事处南观营村视察防汛救灾工作。 7月10日,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新乡市市长王登喜、副市长李刚到胡桥办...

——辉县市“7·9”特大暴雨重灾区胡桥办事处抢险救灾见闻
□ 马丙宇  段永强

  7月11日,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尹晋华,新乡市委书记舒庆到辉县市“7·9”特大暴雨重灾区胡桥办事处南观营村视察防汛救灾工作。
  7月10日,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新乡市市长王登喜、副市长李刚到胡桥办事处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当日,新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邢亚平也来到胡桥办事处了解指挥抢险工作。
  7月9日以来,辉县市委书记王天兴及胡桥办事处的领导干部就冲在了一线,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
  “7·9”特大暴雨后,胡桥办事处就吸引了众多领导干部及群众的目光。究其原因,就是胡桥办事处承担着辉县市区及其他乡镇泄洪区的使命。胡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宋丹告诉记者,辉县市地势北高南低,而该办事处就处在辉县城区的南端,市区所有的洪水全部得通过胡桥境内排出去,再加上百泉河流经胡桥,周边百泉、拍石头、孟庄、北云门、高庄、黄水等乡镇的洪水也要过境下流,胡桥就成了重灾区。
  据了解,“7·9”特大暴雨共造成胡桥办事处10个行政村过水,受灾人口1.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8万亩,冲毁渠道5000米,经济损失2400余万元,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件。在这次特大暴雨的抢险救灾中,胡桥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显现,特别是乡村的党员干部,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铲车斗里的协调会

  7月9日,星期六,凌晨4点。在办事处值班的人大工委主任何公安被手机铃声吵醒。拿起手机一看,是党工委书记宋丹的电话。
  “雨下得这么大,接没接到村里来的电话?”宋丹急切地问道。7月14日,何公安回忆说,由于值班到深夜,加上这次暴雨并不是电闪雷鸣,所以并没有察觉。
  何公安挂了电话到楼下时,发现院内已是腿肚深的水,来不及多想的他一边向外走,一边给宋丹打电话。到了办事处门口的胡韦线上,水已淹到腰间,足足有1米多深。
  开车已显然不行,步行速度太慢。宋丹这时打电话到垃圾清运队,调来了一辆小型铲车,决定站在铲车斗里到村里了解灾情。
  铲车司机耿进世告诉记者:“车小水大,只有把铲车斗举起来,才能向前走。”最终,铲车斗里装了三个胡桥办事处干部:宋丹、何公安和副主任科员王政仁。
早上7点钟,雨越下越大,耿进世开着铲车托举着三个干部,从办事处出发,开始到村里察看灾情。
  何公安说,由于雨太大,没法打伞。三个人一边用手扶着铲车斗,一边打电话给村干部安排工作。行进间隙,三人就淋着雨在铲车斗里开了个简短的救灾协调会,铲车斗成了胡桥17个行政村抢险救灾的指挥中心。
  “没有两分钟,全身就湿透了,在那个时候,谁还顾得上这!”何公安回忆说,“由于水太大,涌来的浪花把铲车都冲得来回摆动,确实担心大水把铲车也冲倒了。”
  就这样,三个人从胡桥办事处出发,到胡桥村,再到八十亩地村,又到樊寨村,途中还用铲车解救了两个群众,直到上午11点半才下了铲车,在樊寨村开了办事处的班子会,安排下一步的抢险事项。
  在胡桥村,村民们都在高处避险,看到办事处干部这么拼命,都很感动。驻村干部刘彦海当时就在村里抢险,他说,有的村民当时就说,关键时刻还得看党员干部。

蝇蛆爬上脸的垃圾清理队

  7月14日,记者来到裴闸村,百泉河在该村呈“V”字形过境,河道已通畅无阻。可就在头一天,村里的四个桥有两个都被垃圾堵塞了,严重危及了行洪的安全。特别是裴闸北桥,大量的垃圾堵在河道里,足足有100米长。
  7月13日,该村党支部书记裴卫海当时想请专业垃圾清理队来清理,可人家来看了后说啥也不干,一是水太大,二是太脏。
  裴卫海决定把村干部和党员组成4个垃圾清理队自己清理。在裴闸北桥,清理队长是52岁的村干部岳步民。岳步民告诉记者:“当时垃圾堵得太多了,走到垃圾上都不下沉,机械用不上,只有靠手了。”
  岳步民带头脱了衣服,只剩下短裤就下河了,可河水太深,走到垃圾中间,5人只露出个头。他们把垃圾逐步分离,一部分推向下游,一部分用手扔到岸边,再由其他人清理走。
  63岁的老党员王利也是成员之一。他说,水大不是问题,关键是垃圾太脏了,里面的死猪、死狗、死猫、死鸡数都数不清,最烦心的是很多死动物经过四五天的水泡都生了蝇蛆,爬得身上到处都是,有的甚至经过后背爬到脸上。
  看到来采访,家在河边的村民常慧萍主动找到记者说:“一定要写写我们的好干部!他们清理河道垃圾时,我都不想看,一看光想吐。”她说,臭味太大了,好多人都捏着鼻子看他们清理。
  63岁的岳幸福是请下佛村村民,当天正好在现场:“别的不说,光死鸡最少扔出来100多只。”但提起村干部的行动,他说,佩服,自己还真没有勇气下去。
  清理结束后,岳步民回到家洗了澡,但妻子还是说他身上臭,香皂打了五六遍都没效果。晚上睡觉时,他说身上发红,感觉很痒,洒点花露水也不解痒,整夜都没睡好觉。
  站在裴闸北桥上,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岳步民憨厚地笑着说:“如果再发水还跳,谁让咱是党员干部呢!”

500人组成冲不垮的“堤坝”

  在南观营村,记者看到玉米地的水已经退去,大型铲车正在加固防洪大堤。
  该村村委会主任刘富说,省市领导们都来村里看过了,这个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据了解,南观营村共有1800多亩土地受淹,但村庄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没有受一点损失。
  百泉河从南观营村北流过,河南是村庄,河北是耕地。百泉河与村庄之间有一条2.5公里长的堤坝,就是这条堤坝保护了村庄,也考验了南观营村干部群众的决心。
  村党支部副书记魏海林说,7月9日下午2点左右,洪水到达南观营村,3米高的河堤很快就到顶了,河北大片的玉米都淹得不露头,一片汪洋。
  刘富看到情况危急,就在大喇叭里广播:“洪水下来了,大堤很危险,大伙儿都带着布袋和铁锹上河堤,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别给村里丢脸。”让刘富感动的是,不一会儿,全村一下子上了近1000人,看到连十几岁的小孩子都来了,刘富怕出现危险,把20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劝走了,剩下500多人都站在了河堤上,成了冲不垮的“堤坝”。
  险情随时都会发生。在堤坝中段,以前的一个小涵洞成了大险情,水不断地向村庄倒灌,刘富怕水冲垮涵洞危及河堤,决定塞堵涵洞。
  50岁的魏宏新因水性好主动请缨,要下到3米深的位置堵涵洞。村民们用粗麻绳拴到他的腰上,上面四五人拉着,他先是潜到水中找到涵洞的位置,再让村民把装上土的水泥袋送到涵洞口,100多斤的水泥袋有的被水冲得无影无踪,一袋一袋的土运下去,直到下午6点多才把涵洞口堵上。
  就在大伙儿在河堤上忙碌时,刘富安排人手把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安置到学校教学楼的三楼以防万一。68岁的魏新礼是个细心人,他说,要不是乡村干部死保河堤,一旦决口,村庄不保,别的不说,光村里的粮食得值多少钱?魏海林告诉记者,保守说也得200万元。
  采访中,胡桥办事处主任张国利说,目前,胡桥正在开展排洪泄涝、生产自救、河道清淤、救灾防病、环境整治和水、电、交通工程的修复等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组织村组党员干部对受灾的群众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在生产上帮助、在生活上关心,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雨中丰碑》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5788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