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过后 农民开始生产自救
6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冰雹灾害袭击了我市部分乡镇,灾害过后,不少受灾村民投入到生产自救当中,农业技术专家也提醒广大农民朋友,要抓住有利时机,科学抢收抢种,将损失降到最低。
6月6日,笔者在我市洪洲乡、上八里镇等乡镇的麦地里看到,部分地块儿里的小麦出现倒伏,穗头被冰雹打折,部分受灾村民正在地里抓紧时间抢收,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不收割麦子花生长不了,收割机收不了,今天把亲戚喊过来一起收割,就是想着麦子不行了,不能再捂会把花生捂坏了,本身麦子能收入好几万了,这一下雨
投资好几万的钱都白搭了,现在赶紧割割麦子挽救花生了。”上八里镇白古潭村村民申明红说。
眼下如何科学做好生产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河南科技学院的农业专家茹振刚在指导我市农作物受灾情况时,也给农民朋友提出了建议:第一,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特殊,阴雨天比较长,时不时就要下雨,我们
新乡地区在8日到11日,是小麦抢收最恰当的时候,不能推迟到12日以后,这个阶段要抓紧抢收,用一切手段,能机械进地的要机械抢收,抓紧抢收,有些地方不能机械化作业的要人工采取措施,先收上来算数。第二,今年的小麦湿度会高一些,在收的时候尽可能装袋子,装小袋子、半袋子,不要那么密集捂,利用家里的空间来晾晒,避免霉烂;这次雨水比较大,在有利的时间能进地的话,抓紧进行秋作物的播种,秋作物喜光温,早播一天,它就高产一天,早播一周一亩地最起码能高产80到100斤,通过早播这种措施,把原先损失的产量再补回来一些。第三,经济作物这一块,经济作物受影响比较大,一棵只剩下一个茎秆,这时的茎秆已经很难再承重以后的产量,受冰雹打的这一茬的经济作物赶快种下一茬,比如叶菜类的,赶快补种上去,不要对剩下光杆的作物抱有任何的希望,要抓紧把它腾场种植其他作物。 (刘文君)

近日,我市受强降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影响,推迟制约了麦收进度。
位于我市西南的吴村镇,素有粮仓之誉。为了确保小麦育种质量,保证群众能够颗粒归仓,镇领导和包村干部深入麦收一线协调、指导工作,积极做好天气预报的及时发布,方便指导群众麦收、晒粮。村干部齐上阵,协调作业机械,克服各种困难,加班加点地加快麦收进度,避免群众因天气原因造成二次经济损失,尽可能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郭月明 摄

“你看,这片麦田全都倒下了。”日前,孟庄镇高村村党支部书记裴运彬告诉笔者,连日的风雨,给小麦等农作物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因为参加过农业
保险,发现小麦出现倒伏险情后,该村立即向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报案。笔者了解到,该村共有1350亩麦田参保,目前保险公司已经着手勘查现场,进行理赔。图为保险公司人员在麦田勘查小麦受损情况。 翟林杰 摄

6月7日上午,在胡桥办事处南冀庄村,农民在麦田抢收小麦。目前正值麦收时节,我市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农民抓住降雨间歇的时机,抢收小麦。 赵丹 摄
《雨过天晴收麦忙》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422135.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