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泉镇南关村规划建设见闻
□ 秦珩
村民朱成民宽敞明亮的住房 秦珩 摄
道路笔直宽阔,住房美观整齐,这是百泉镇南关村给人的第一印象。
村民们都说,村子建设得好,是因为规划得好。
以前的南关村,住房建设随意,道路弯弯曲曲,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从谈起。
南关村迫切需要一纸规划。
2002年,一张南关村村庄规划图展现在村民们面前,房屋整齐排列,道路纵横交错。大家对规划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如今,南关村已拆迁安置近500户,占该村70%以上,两层、三层楼房栉次鳞比,村两委基础设施建设快步跟进,
投资2800万元铺设二纵三横主干道,修路达十余公里,自来水管道铺进了每家每户。
那张规划图已变得十分破旧,但规划图上的内容已基本实现,村民们向往的美好生活越来越清晰。
“2003年建楼房用了5万元,2012年建楼房用了20万元,真是先盖房先享受,还少花钱。”61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朱禄祥老人,谈起先后按照规划建起的两座楼房感慨颇多,“过去,谁比谁的房子高了,谁影响谁的采光了,邻里矛盾纠纷很多。按照规划建房,面积一样、高低一样、人人平等,村集体统一放线,监督施工,因住
房产生矛盾纠纷再也没有了,还节约了大量土地。”
规划实施前的南关村,村内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斜路、土路,有的地方还没有路,下雨天,整个村全是水和泥,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
“南关村,不能去,不能去,进去就出不来。”外村人提起该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如今,村民房建到哪,村两委就把水泥路修到哪。“市里是村村通,我们南关村是户户通!开
汽车进村,随便走,到哪掉头都行。”这几年,一些上了年龄、在市区工作生活的村民,也回到村里建房居住。
为了吸引百泉中心校落户,南关村无偿提供土地,并在硬件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小学、读初中,学校
升学率高达97.5%以上。家长们可省心多了。”提起中心校落户南关村,村民们无不称赞。
住房宽敞明亮,道路四通八达,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素质也有了明显提升。
打扫房前屋后卫生、垃圾入池,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和习惯。因为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该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多次受到了镇政府的好评。
70多岁的村民李萍花曾任村妇女主任,前几年回村建房居住。听说村里要修路,她拿出12万元无偿支持。
“群众工作难度小了,好做多啦!”三庆桥周边环境提升整治工程去年实施,南关村需征地100多亩。“三庆桥周边环境提升整治后,咱们村和村民也是受益者,生活环境、空气质量大不一样。”村干部走家串户做工作,村民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使该工程顺利推进。一村民经营了20多年的宇翔石化加油站,在赔偿资金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先行拆除,并且还损失了四五个月的营业额。
一张规划图,规划了南关村的美丽整洁和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更规划了南关村的文明、和谐、平等、友善。
《紧抓规划面貌变》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81897.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