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莎莎
团圆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回家探望老人的子女们已纷纷返程。不少老人又恢复到节前的空巢状态,只能在心底期盼下一次团聚。
期盼一年相聚几天。过年期间,笔者在走亲访友中了解到,家住城内新村的薛奶奶,两儿一女都在外地工作,正月初六就已回去
上班了,二老守着三室两厅的大房子,显得十分冷清。“女儿女婿初三才从安徽婆家回来,初六就走了,为他们准备的大鱼大肉都没动多少,盼了他们一年,回来了也只有几天时间。”说到此时,薛奶奶表情有些落寞。
家住孟庄镇的马国庆老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自从儿子儿媳初四外出务工后,本来就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他一直感觉身体不适,好几天都没下过楼。“我们家儿子和媳妇都挺孝顺的,为了赚钱养家,不得不很早就出去工作,等他们再回来,又要一年了!”马国庆老人深叹了一口气,意味深长地说着“不容易啊,不容易”。
春节前后老人心理落差大。采访中,笔者明显感受到,从春节前的期盼和春节期间的喜悦,到节后儿女们各奔东西的冷清,很多老年人一时很难适应,心理上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回来后,我给老家的爸妈打电话,听着父母说话感觉就不对,妈妈也不像春节那样勤快地做饭了,总是把过年剩下的饭菜热了又热。”曹珍说着自己的无奈。笔者发现,很多出门在外的打工者都有此感受。杨丽娟说:“其实身边像我这种在外地工作的同事也不少,也就是假期几天陪着父母,父母才得以享受到了全家团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假期过后,父母面临儿女不在身边的现状,精神状态要好久才能恢复,在理解父母的同时也很心疼和放心不下父母。”
随着老龄化
社会的到来及年轻劳动人口的流动,空巢老人的落寞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面对汹涌的银发潮,我们的关爱不能只停留在过年期间,在平时也可以多组织老年人的
文化活动,在社会上营造关爱老人的氛围。对于空巢老人而言,儿女的关怀最重要。不能留在身边的子女,最好时常打电话问问老人的情况,也可寄一些老人需要或者喜欢的东西回家,让老人的心理得到些许满足。春节过后,我们莫忘关爱老人,更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关爱空巢老人不应只在“年”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6885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