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 姜潇
据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精准发力,聚焦具体瓶颈,聚焦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在文艺评奖制度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宣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全国性文艺评奖应声而“瘦”。节庆活动中举办的文艺评奖大幅度清理压缩,压缩幅度87.5%;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举办的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数量压缩75.4%;对中央
新闻单位举办全国性文艺评奖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奖项设置的规定更加严格。有专家感慨:过去压过文艺评奖,有的老也压不下来,这次压缩幅度超过想象。
由此,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朝着提高质量,提高权威性,建设知名品牌,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的方向迈进。
文化部: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仅保留1项
根据中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要求,在2015年年初落实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意见进行整改的基础上,文化部对文艺评奖进一步压缩调整,常设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仅保留了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1项,并对评奖数量和分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除“文华奖”“群星奖”“动漫奖”3个子项不变外,评奖数量做大幅度压缩,压缩比例89%。同时,文化部取消了所属单位举办的全国性文艺比赛和展演中的评奖活动。对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举办的节庆活动中的全国性文艺评奖仅保留了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1项,压缩取消了5项;对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的节庆活动中的全国性文艺评奖仅保留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河北)、中国国际马戏节(广东)2项,压缩取消了4项。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群众评价、专家评议与上座率、收听收视率等有机统一
按照此次评奖改革最终确定的方案,中国
电影华表奖、中国
电视剧飞天奖均为两年评一次,奖项和名额都大幅压缩。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人说:“如何在作品规模数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使奖项更集中更精简,就需要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更公正严格的评审。”
面对新情况新变化,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将群众评价、专家评议与上座率、收听收视率等有机统一起来,要求按照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标准评价作品,按照德艺双馨的标准评价人才。
按照两年一届的评奖周期,2015年是电影华表奖和电视剧飞天奖的评选年。2015年12月28日,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同日,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评选工作也已完成。这两次评奖的奖项设置,都严格遵照改革要求,压缩了奖项和名额。
中国文联:建立完善具有中华文化审美精神的作品综合质量评价体系
中国文联对已经启动和即将举办的全国性文艺评奖按文件精神进行大幅压缩调整——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总数做大幅度压缩,压缩比例78%,子项数总数做大幅度压缩,压缩比例71%,三级分项全部取消,取消了其它节庆中的全国性文艺评奖。
奖项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是奖项分量加重了,含金量提高了,认可度提高了。中国文联负责人说,下一步,中国文联将结合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着重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抓好“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同时,着力建立完善具有中华文化审美精神的作品综合质量评价体系,在评奖中进一步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
中国作协:四大全国性文学奖项初步规范
目前,中国作协主办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经过认真调整、改进,评奖过程、程序、规则等均已初步规范和完善。
具体奖项调整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都分别明确为每四年评选一次;茅盾文学奖评选对象为长篇小说,每届获奖作品不多于五部;鲁迅文学奖子项确定为7个,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理论评论和文学翻译7个子项,每个子项获奖数不多于5部;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每届获奖作品数量由20个压缩到18个;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由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联合主办,子项由10个压缩到6个,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翻译(包括民译汉和汉译民),每个子项获奖数量均不超过5个。
《全国性文艺评奖应声而“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3249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