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2-05 14:54 我要投稿
□赵丹
这里,有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在人民群众的眼前、身边次第展开;这里,有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在百姓的心里、口中娓娓道来。随着一栋栋安置房的建成,沉陷区群众搬进了新居,过上了城里人的幸福生活;随着一项项惠民工程的实施,下岗工人端上了新饭碗,困难群众医疗有了保障……2015年,辉县市的广大群众都在为民生改善给城市带来的新变化而津津乐道。
百姓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尽最大努力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一项项为民谋福祉的民生工程如花绽放,让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民生年考,交出为民满意答卷
2015年,随着我市一条条宽阔马路的建成通车,随着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实施,随着一幢幢保障性住房的建成……我市大多数人民群众摆脱了出行难、就业难、住房难的问题。
办实事、做好事、解民忧、促发展,我市民生建设工作引人注目,赢得了广泛赞誉 。正如市委书记王天兴所说:“民生是社会和谐稳定之基。我市以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建设,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让我们的城市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
“怎样才能让群众买得起药、看得起病,就诊更方便?”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让孩子们“人人读好书”?……民生跟着“民声”走,百姓急盼的“民声”,成了民生幸福工程的指向标。
2015年,我市以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全力建设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投资4亿元新建改建了三级医疗场所,基本满足了群众小病不出村、普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就医需求。积极推进了全民医保,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打造辉县教育的金字招牌。现拥有2所省示范性高中,投资5000万元的城北中学、投资1.2亿元的二中新校、投资1.3亿元的川中教育文化中心相继投用。现有高职院校1所,中职学校2所。投资3亿元的河南科技学院辉县校区已初步建成,每年可为社会输送50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我市荣获全国十佳教育改革先进县(市),全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县(市)、河南省职教强县(市)等荣誉称号。
就业是民生之本、幸福之源。近年来,我市把就业招聘活动常态化,通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一系列专项就业活动的实施,每年提供岗位超过6000个。
2015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947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798人次,发放创业贴息贷款761笔508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就业总量连续多年在新乡市区县中保持前列。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亦是民生所盼。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定、舒心、放心,我市在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上,坚持从中低收入家庭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保障性住房定位在“房型小、功能全、造价低、质量好”上。小区内水、电、公建、绿地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
美好家园,只为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楼房、凉亭小道、文化长廊、绿树草地、广场明灯、健身器材……走进孟庄镇南李庄社区,一幅“家家卫生、户户清洁、处处和谐”的美好乡村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而偶然遇到的一位村民,迎接你的也是那灿烂的笑脸和幸福的笑容。
在郭玉凤大妈的记忆中,辉县市前后有两种颜色:灰色与绿色。“以前,被子都不敢晒外面,怕的是白被子变成灰被子。上街走一圈,鼻孔都是黑的。而现在,满眼都是葱郁的绿色,就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郭玉凤说,去年,她把北京的亲戚请到家里做客,如画的环境、市民的高素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张村乡裴寨社区的文化广场,这里不但有完善的健身器材,而且广场内花木繁茂,每当清晨或是傍晚,附近的村民都会来到这里,或休闲散步或健身运动,十分热闹;活动室内,不少村民已经在象棋、围棋、乒乓球桌上拼杀了好多个回合。农家书屋里,在这里看书、读报的人也不少,时事政治、农业科技等书刊杂志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信息…… “以前,村民除了看电视、串门聊天、打打麻将外,就没有其它娱乐活动了,但现在我们可以去广场健身、看露天电影,还可以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精彩了。”村民们谈起现在的生活喜上了眉梢。
“灰”县何以变身绿城?这得益于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辉县”活动。为配合这项工作,我市开展了“清洁辉县大行动”和以“美丽乡村、美好乡风、美满家庭、美善人生”为主要内容的“四美”乡村建设工作,着力构建村村优美、处处文明、家家和谐、人人幸福的乡村环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辉县”活动的实施不但“富裕”了村民的口袋,更“丰富”了我市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的建设,送文化下乡、“乡村大舞台”等活动的开展,给村民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学习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融入这种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文明户”、“好婆媳”、“道德模范”等活动的开展,使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广大村民的新时尚,助人为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良好风气渐渐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
聚焦民生,让百姓生活得更加舒心
民生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篇大文章。改善民生既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着力重点。正如市委书记王天兴曾指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五项民生工程和二十八件重点工作,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不论困难有多大,都要确保完成。要把百姓的难事当成政府的要事,把百姓的关注点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把百姓的所想所盼作为各级各部门的所干所办,凡是确定的政策只能积极实施不能打折扣,确定的内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确定的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确定的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百泉镇贵庄村村民李和平骄傲地对笔者说:“你看看我们百泉修的几条马路,每条都是那么漂亮、大气,不仅方便了我们自己出行,也肯定会让来咱辉县办事、旅游的人看到后赞不绝口。”文昌阁广场的扩建充分结合文物保护项目,将建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共城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广场,“以前辉县没有大的游园,下班后或者是周末都没有地方可去,感觉很没意思。现在好了,没事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到文昌广场转转,等文昌阁全部完工后,将会是我们休闲、锻炼的一个好去处。”正和孩子一起在文昌阁广场游玩的李珍对笔者说。
面对如何让十五项民生工程和二十八件重点工作有序开展,我市领导班子充分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辉县人民干得好”的优良传统,高瞻远瞩,真抓实干,明确任务要求和时间节点,建立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督查总督查机制,形成人大、政协效能监察,“两办”督查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督查格局,对各项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监察督导,确保各项民生工程和重点工作按时按质完成。随着药贸大道工程已全部完工、纺织大道工程已基本完工、三庆桥周边提升改造工程和文昌阁广场扩建的稳步实施……我市十五项民生工程和二十八件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让我市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回看辉县一年民生路,恰是社会建设新历程。“民生辉县”留下了一串串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扎实脚印,成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的幸福源泉。
风雨兼程披荆棘,而今迈步正当时。在辉县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壮丽的民生蓝图铺展开来,幸福写在每一位辉县人民的脸上。全市干部群众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将以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步履铿锵,奏响向着幸福辉县进发的最强音。
《辉县市全力推进民生工作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3007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