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辉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摘要]共城大地,人文荟萃;文明精神,世代相传。在这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又一个道德模范典型不断涌现,传递着一股股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文明细胞的创评,奠定着我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石,掀起人人争当文明人、争创文明城的热...

共城大地,人文荟萃;文明精神,世代相传。在这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个又一个道德模范典型不断涌现,传递着一股股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文明细胞的创评,奠定着我市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石,掀起人人争当文明人、争创文明城的热潮。
  2015年,我市以“善德辉县文明共城”活动为统领,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富裕美丽平安幸福辉县”、再谱一曲“辉县人民干得好”的新篇章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注入精神之“钙”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月11日,我市“文明廉洁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比赛活动在文昌阁广场举行,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帷幕。在机关工作的小张参加了此次演唱:“通过学习文明廉洁歌曲,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价值观中所倡导的文明、和谐、公正、诚信等信条有了更迫切的追寻。”小张深有感触地说。据了解,此次活动共有40余个单位、3000余名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每个参与者精神勃发,信念坚定,文明廉洁之歌在共城大地唱响。
  近年来,我市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抓好群众理想信念教育,继续深化开展“文明知行五个一”活动,将价值观内容融入日常生活点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朗朗上口的“梦娃”公益广告通过全市各类社会媒介播放,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六七岁儿童,都能说出这些“广告语”。“现在在市区到处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学校也定期开展相关的讲座和教育活动,‘二十四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钙片’,是时候该给精神补补钙了。只有从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才能自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某中学教师赵丽谈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表赞同。

深化创先评优  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6月的一天,伴着喜庆的音乐,一辆张贴着“送喜报”的大红车缓缓驶入高庄乡高庄村,29岁的“好媳妇”霍冬琴披红戴花、手捧喜报到娘家所在村报喜。霍冬琴的婆家在孟庄镇南李庄村,在今年该村开展的“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中,她光荣当选为“好媳妇”。
  “霍冬琴公公去世早,婆婆长期有病,她和丈夫一同担起了照料老人、孩子的责任,家里的大事小事她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平日里一句怨言也没有,在邻里中享有极好的口碑,荣誉给她是实至名归。”南李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段继富这样介绍道。这次评选活动,南李庄村通过入户调查、仔细筛选,共评选出了10名“好媳妇”“好婆婆”“孝老爱亲”典型,成为我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和“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的缩影。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文明的种子在普通群众心里生根发芽,有力助推了乡村文明建设。
  除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外,我市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评活动,培育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个、省级文明单位3个,新乡市级文明单位6个,辉县市级文明单位7个;“文明在辉县”官方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我市精  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全市260个行政村建成道德文化墙,精神文明建设如春风化雨般丝丝浸润全市人民的心田。

传递真善美  提升市民思想道德水平

  先进典型就在你我身边。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深山教师张锦文扎根山区30余年,用奉献和热爱帮助一个个山区孩子走出大山、改变人生;2015年“最美辉县人”张志伟同学,年仅14岁便挑起生活的重担,将家庭的贫寒、命运的多舛都化作自强向上的动力;还有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候选人李院军、李新辉,新乡市道德模范候选人牛富涛……这些“身边好人”中有公务员、政法干警、教师、学生、村官、医务工作者、企业职工、出租车司机、商户等,他们是活跃在我市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代表,是我们身边的正能量,他们的事迹折射出全市人民在新时期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是让真善美在你我间传递的不竭泉源。
  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先进示范作用、加强身边的好人好事的感召力,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开展第二届“最美辉县人”“十佳文明人物”评选活动和“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演讲交流活动40余场,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开展各类道德讲堂200余场,营造出树典型、学典型、做典型的良好风尚,市民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
  滴水穿石,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成效,同样贵在坚持。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纵深发展,特色道德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群众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文明的种子已扎根于每位市民心中。相信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之花将竞相吐艳、开遍共城大地。

《辉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2740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