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云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这是全市人民多年来对家乡环境的美好憧憬。如今,随着我市一系列务实举措的实施,这个看似遥远的梦想正悄然变为现实:一条条新修缮的道路平坦宽阔,一盏盏
新安装的路灯笔直挺立,
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遍布乡村,食用菌、红掌花、绿色蔬果等特色产业生发着绿色希望……一组组令人欣喜的变化,正是我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目标,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全市农村面貌显著改观,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一幅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村庄整治环境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环境卫生问题却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乡村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尴尬:道路年久失修、坑洼泥泞,村内柴草满街、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脏乱,群众怨声载道,
社会各界也很关注,面对这一窘况,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还共城以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给百姓以美丽乡村、幸福生活。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认识到问题之后,我市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垃圾围村、污水横流、柴草乱垛三大问题确定为整治重点,全面打响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先后投入资金5300余万元,发动全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展纵向到边、横向到界、全域覆盖的清洁
辉县大行动。
在孟庄镇范屯村,说起村里的变化,张峻峰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里草垛、粪堆、垃圾堆随处可见。这些年,村里不少人买了
汽车,在院墙外搭个棚子放车,弄得路也不好走了,街坊邻居心里不愿意又不好当面说,引发了不少矛盾纠纷。”现在的范屯村已是旧貌换新颜。
违章建筑全部清理了,村与村之间的水泥路四通八达、笔直平坦;砖混结构的路边沟、标准化的垃圾箱,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统一栽上了绿化树,文明宣传画替代了墙上的小广告;文化活动广场、老年人活动室、农家书屋等现代文明元素改变了村民的生活。“自从记事儿以来,村里就没有这么美过,现在的生活条件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变化真是太大了!”张峻峰老人笑着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范屯村的变化,只是我市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通过集中整治,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村村垃圾有人扫,脏乱庭院变整洁,大街小巷路路通,鲜花绿草随处见。在冀屯镇、张村乡两个
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乡镇的带动下,一个个“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陆续呈现,“美丽”正一步一步融入群众的生活之中。
创业增收生活美
青山倒映,绿水绕村,竹篱石径,花开庭院。走进沙窑乡南坪村,古朴优雅的乡村美景令人陶醉。看到身边的美丽,摄影师沈成全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下村子的美丽瞬间。“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我要把这些美景拍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来这里体验真正的南太行风光。”沈成全由衷地赞叹道。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建设美丽家园,更要提升生活内涵,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村党支部书记许爱林说,南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对整个村庄没有大的改动,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搞了一些小的
景点,但南坪村在环境卫生方面,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南坪村大力整治了乱搭乱建现象,
投资了160万元为商户统一规划整修了房子。同时清理了河道,整修了护岸,修建了垃圾池、配备了垃圾车,聘请了保洁员,并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使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谁能想到,我们村能美成这样!”南坪村村民宋喜泽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村子的环境好了,来村里农家乐住的游客便多了起来,村民的腰包也更加鼓了起来。“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优美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宋喜泽说,全国各地的游客村里基本上都接待过,还有不少外国人也在村里住过,而且很多都是来了两三次的回头客。
昔日荒山秃岭吃水难,今日青山绿水客流连,这是如今张村乡平岭村的真实写照。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张村乡依托本地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游。紧邻方山景区的平岭村民在花大力优化村庄环境的同时,纷纷在家门口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小饭店。景美人淳,每天来这里休闲观光的人络绎不绝,到了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农家乐爆满,村民收入逐年递增。“我们平岭村要继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优化周边环境,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尽兴!”平岭村党支部书记郭立华对村庄未来发展满怀希望。
乡风文明素质美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只是其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为了提升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我市以村庄为单位,先后组织开展了“最美辉县人”、“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文明富裕户”等评选活动,先后评选出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家庭。通过评比活动,全市已经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
“儿子孝顺勤快,媳妇通情达理,真是家和万事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冀屯镇宪录村的“好婆婆”郭桂兰道出了村民们的心声。这也是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开展敬老人,比公婆,赛媳妇等乡村文明行动带来的喜人景象。走进宪录村,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善行义举道德榜格外引人注目,张贴的好儿媳、好婆婆等各类“
明星”相片透出文明气息。村党支部书记赵启利介绍,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宪录村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村民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提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也得到了提高。
村民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受益者,想要乡村的美丽持续下去,给村庄
美容只是一个环节,更为关键的是要不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让他们自觉做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为此,我市在
电视、广播、报纸上开辟宣传专栏,书写悬挂大量标语,绘制文化宣传墙,持续营造浓厚氛围、转变群众观念,逐步形成人人参与环境整治,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公益到村庄、街头正能量、抬头有文明、处处新风尚的新气象。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香。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农村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殷实富足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全市人民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辉县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19821.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