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辉县市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工作纪实

[摘要]□王景斌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文化中,诗歌似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经过全市上下近一年的努力,我市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年12月23日,我市成功获授河南省诗词之乡牌匾,这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是...

□王景斌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文化中,诗歌似黄河水一样源远流长,经过全市上下近一年的努力,我市“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今年12月23日,我市成功获授“河南省诗词之乡”牌匾,这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全市干部群众以及诗词爱好者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对于我市的诗词事业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同时将推动我市诗词文化普及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吟咏诗词歌盛世,共城大地绽新枝。我市在诗词之乡创建工作中何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文化底蕴深厚,领导高度重视,协会真抓实干,这其中凝聚着无数共城人的心血和汗水。

历史积淀,为创建奠定基础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在诗词创作方面,我市有着十分悠久而厚重的历史,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市的诗词文化资源,是创建诗词之乡成功的基础。
  辉县古称共县,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即是我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这个开始便发生在辉县。辉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诗词艺术底蕴深厚。钟灵毓秀的百泉,是我国古代诗歌发祥地之一。诗经中的《泉水》《柏舟》《淇奥》《竹竿》等篇章就产生于此。商周以来,无数的文人学士、朝野官员、隐士才子钟情此地,留下了1200余篇不朽的诗篇。诸如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唐代的贾岛,宋代的邵康节、周敦颐、苏东坡,金元时期的元好问、许衡、王磐,明代的李梦阳、唐伯虎,清朝的乾隆皇帝、王铎、孙奇逢、王士祯,民国的徐世昌、袁世凯等等,积淀下了厚重的诗词文化底蕴,为中华诗词文化宝库增添了一道绚丽的色彩。
  我市在创建诗词之乡的过程中对历史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市文联、市政协文史办相继出版了《百泉诗集》《历代名人咏百泉》两部诗集,大力宣传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将此作为创建诗词之乡的基础工作来抓,取得成效。

领导重视,为创建提供保障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高度重视加强文化建设,着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努力加快建设文化大县的步伐,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张星吉多次强调,要把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工作作为2015年文化教育战线的重头戏。
  全市上下首先从思想层面形成统一的认识。诗词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做好中华诗词的传承和普及工作,可以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可以以诗育德,以诗育人,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我市本市实际出发,对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工作做了具体部署,把创建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设立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崇豪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宏和主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邓智敏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工作。
  为保障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市政府将诗词学会的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对重大诗词活动从资金上给予保障。对软硬件设施的规范建设也给予解决,如将市诗词学会的办公地址及创作基地搬迁到了百泉风景区南华门雅苑内,环境条件堪称一流。
  我市在创建诗词之乡的过程中,认识到诗词文化的发展涉及面广,必须全社会参与,形成合力。各单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结合本部门的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诗词文化活动,宣传、教育、文化、广电、乡镇、企业、学校、景区等职能部门从实际出发,把创建工作做好。如市纪委举办的“共城清风杯”诗词、楹联、格言短信征文大赛;市建设局举办的“建设杯”诗词征文大赛;市残联举办的“关爱残疾人”诗词征文;市文联举办的“迎五一”诗书画作品展;市教育局开展的“迎国庆”诗词吟诵活动等等,百泉春酒业有限公司、侯德昌艺术馆、辉县市国际大酒店、药城宾馆等单位也先后兴建了诗词文化墙、碑廊等。这些诗词艺术载体把诗词传统文化和人们的实际工作、生活紧密相连,有效地促进了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圆满和成功。

扎实工作,为创建增添活力

  我市诗词学会成立12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双百”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以“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为指导,全面、扎实、系统有效地开展工作,为成功创建省诗词之乡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学会逐步建立了一个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热爱诗词事业、朝气蓬勃的理事队伍,组织机构健全、按章程纪律办事,有目标、有计划,为促成省诗词之乡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创建成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2年来,我市诗词学会队伍由小到大,现有学会注册会员300余名,其中中华诗词会员13人,省学会会员42人,中国楹联学会及河南楹联学会会员21人;编辑内部交流会刊《百泉诗词》(后改为《共城诗韵》)22期,发行量15000册。诗词学会编辑出版诗集、资料4部,会员个人诗集20余部,先后2次被省诗词学会授予诗词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举办大型诗词活动13次,大型户外采风28次,与兄弟县市联谊交流3次;诗词培训讲座20余次,千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学习;60余人次在各级诗赛中获奖140余项,个人发表诗词论文12篇,在各级报刊书籍上发表作品千余首;拍摄申报诗词之乡专题片一部,时长12分钟,解说词约6000字;编辑出版创建诗词之乡材料汇报一部,建立辉县市诗词学会会员QQ群网络交流平台,已发展网络会员60余人。
  在全市喜庆“河南省诗词之乡”授牌的大喜日子里,共城大地处处诗词歌赋飘香。站在拥有这一文化品牌的新起点,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征程中,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熏陶、鼓舞和激励着84万人民群众阔步前进。让我们辉县市诗家蜂起,诗才荟萃,诗声朗朗,诗章闪耀,无愧于“河南省诗词之乡”的光荣称号。


《辉县市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工作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1651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