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
冬日的万仙山,如诗如画,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挂,洁白无瑕,一尘不染的霜雪,使人恍如置身于美妙的童话世界。12月27日,万仙山滑雪场银装素裹,人潮如织,游客们或三五成群相互嬉戏,或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在另一旁的滑雪道上,滑雪高手的精彩表演赢得了人们的阵阵喝彩。游客徜徉于冰雪世界,尽情体验滑雪带来的刺激和快乐。
这只是我市
旅游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2%,旅游总收入增长13.5%;全年旅游接待工作安全平稳、秩序良好,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我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大
健康、大旅游、大
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部署下,依照“旅游依托、健康带动、文化支撑、产城共融”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山水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全市旅游经济稳步增长,旅游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依托南太行旅游度假区,三年实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工作目标,今年,我市按照工作目标要求确立了规划龙头、交通先行、重点建设、配套服务等多项工作措施推进该项工作。启动了《
辉县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确保了今后旅游开发建设有据可依,在乡村旅游发展上常村镇走在了前列,启动了《辉县市常村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五龙山响水河乡村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开工建设了省道S229三原线宋庄至石岭洞段改建、学院路南延、长济高速新乡西出口改建等道路建设项目,部分项目已完工;推进了新晋、鹤辉、焦柳高速,三庆桥至洪州工业大道、旅游环线等重点项目进展;上八里、南寨、宝泉游客服务中心,辉县市入市口、松树坪特色商业街、三庆桥改造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旅游厕所”革命要求,全市新建改建完成星级旅游厕所41座;启动整理编辑了具有南太行民俗特色的太行食谱工作。
一程山水一程歌。我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八百里太行精华在这里得到集中展现,是国家南太行旅游开发重要组成部分,是
河南省规划的首批旅游集聚区,已列入全省打造全国知名健康旅游目的地之一。我市已开发有11家旅游景区,共同组成了南太行百里风景线。旅游业的做大做强,带动了全市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市旅游家庭旅馆超千家,旅游从业人员近3万人,已基本形成了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的旅游产业体系。
散落的珠子,当串上了文化的细线,便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我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既荟萃了南太行之精华,又有共城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存及殷商、战国、汉代大量历史古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厚重的基础,加上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的城市名片,以张荣锁、裴春亮、范海涛等为代表的新时期
创业者,共同形成了新乡英模群体红色资源,成为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与此同时,我市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有党参、柴胡、连翘、杜仲、全虫等中药材多达1017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目前,辉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是中国中药材基地暨常年展、河南省柴胡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辉县山楂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国内6家大型企业在辉县建立了药源基地,拥有九势制药、百泉制药等一批先进医药企业和科研力量,与全国800多家中药饮片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发展大健康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宽广平台。
一子落,满盘活。我市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产业基地目标,重点引进中医药保健、有机食品、健康旅游及养生养老、医药食品物流等项目,通过健康、旅游、文化三大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融合,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能力,全面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目前,已整合的7大景区成立了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以及与西部控股公司合作的南太行健康小镇正在加紧推进,辉县正在朝着国家级健康旅游文化中心迈进,一个因“大健康”崛起的梦想正成为现实。
《辉县市推进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建设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31651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