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郭锁成:从“车把式”到“泥腿子”

[摘要]□杨恒太 张村乡赵窑村51岁的郭锁成,10年前离开老家,外出给别人开车搞运输,挣了钱,村里不少人都羡慕他,几个年轻人还效仿他外出打工,有的还自己买了车,搞运输。谁也没想到郭锁成却在2012年辞掉多年的司机职业回家开荒种田。 原来,那一年郭锁成看到本...

□杨恒太

  张村乡赵窑村51岁的郭锁成,10年前离开老家,外出给别人开车搞运输,挣了钱,村里不少人都羡慕他,几个年轻人还效仿他外出打工,有的还自己买了车,搞运输。谁也没想到郭锁成却在2012年辞掉多年的司机职业回家开荒种田。
  原来,那一年郭锁成看到本村有七户人家因各种原因荒芜了土地;村里另有十几亩土地因距农户家四五里远而被撂荒,这十几亩良田就这样荒芜了。郭锁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土地荒了太可惜!就果断地辞掉司机职业,决心回家种荒田。此消息传到自己亲人耳里,父母亲不高兴,妻子和他吵闹,老岳父也说他,就是一个刨土种地吃苦受罪的命,亲戚邻居也说种地太出力太受苦,又不发家,外出打工也比种地强。郭锁成听了这些不顺耳的话,毫不在乎,并自编了几句顺口溜,向人们发誓言:“人人都得把饭吃,必须有人来种田,艰苦劳动不怕难,流血流汗我情愿,争分夺秒忙田间,为家为国作贡献。”
  为把30多亩荒田种好,他登门拜访村上几位老农,虚心向他们请教种田技术。老农告诉他:“巧种庄稼不如拙上粪,没有大粪臭,哪有禾苗壮,精耕细作才能多打粮。”他把老农的话牢记在心里,并付诸行动。当年郭锁成就买来一辆二手破旧大三轮,去孟庄镇往返60里地路程的田园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拉了40多车牛粪,当年种红薯38亩,收获红薯10余万斤,加工做成粉条16000余斤。去冬今春,他又到孟庄镇拉牛粪22车,利用冬春农闲时间,花费28天时间,垒起倒塌多年的16个岸豁,并加高加宽岸头250米,保证每块地水土肥不再流失。他又在本村养羊户那里拉了8车羊粪,全部施入自己精耕细作的每一块山坡荒地里了。今天七八月份,连下几场及时雨,郭锁成种的16亩谷子、14亩玉米、6分花生以及芝麻、小杂粮和各种蔬菜喜获丰收。豆角、黄瓜、南瓜、西葫芦等蔬菜,自己家吃不完,老爹郭良善亲手送给亲朋好友和30多家邻居们吃。70岁的郭永明老汉看见锁成家晾晒的玉米穗又粗又大,满心欢喜,他让郭良善随便拿了10个玉米穗撕了外皮称了称,正好10斤重,每穗整1斤。郭良善喜笑颜开地说:“我已是84岁的老人了,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玉米,这都是俺儿的功劳呀!他辞掉司机返乡种荒田后,每天起早贪黑,忍饥挨饿,整治山坡、荒田,脸晒黑了,身上瘦掉20斤肉,叫我好心疼。”日前,不少外地来方山景区和常村社区几个景点观光的游客,翻山越岭,穿过风门洞,绕道来到赵家窑选购这里的小杂粮、山小米、纯红薯粉条和蜂蜜。有的游客宁愿掏个贵价钱也要买这些东西,心里感觉乐意。有人问郭锁成今年收成咋样,他很自信地说:“芝麻、花生、蔬菜除外,光谷子16亩收了5000多斤,14亩玉米收15000斤。我在电视里看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过一句话:‘农业稳,百业安。’我要尽最大努力,把俺这的撂荒长草的坡地,全部变成肥沃的良田,打更多的粮食、蔬菜,为农业发展做点贡献。”

《郭锁成:从“车把式”到“泥腿子”》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87247.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