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18 11:00 我要投稿
□秦珩
春来百花绽放、群鸟啼鸣,夏至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秋到天高云淡、硕果飘香,冬临银装素裹、孕育希望,入目之处,无处不诗,无处不画——这就是今日的常村。
常村镇向西5公里至辉县市区,向南20公里至新乡市区,距济东高速5公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是新乡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推进重点镇和“三化”协调发展示范中心镇。常村镇具有较好的工农业产业化基础,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00多家,近年来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旅游,先后签约大型农业项目4个,投资规模3.4亿元。常村镇坚持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载体,用“经营”的理念抓“拆、建、管”,用打造“百年老店”的理念做城镇化建设,突出抓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人口聚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管理,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明显提高。
提起常村的社区建设,不得不说到常春社区,它是河南省示范社区和新乡市重点社区,占地面积2580亩,设计居住人口2.6万人,涵盖整合周边15个行政村,现有人口7000余人。目前,该社区周边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基本健全,但社区的道路、照明、绿化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2014年以来,常村镇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投资1500万元的常村镇美丽乡村项目常春社区道路及照明、绿化全面投入使用后,将从根本上改善镇区面貌。
美丽乡村项目主要包括常春社区中心路、府东路和府西路的道路路面、供排水、照明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常春社区将打通社区间交通节点,加速社区建设进程,促进人口向社区流动,明显改善项目区生活居住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社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将得到提高。
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加速我市社区建设进程,塑造功能完备型社区典型,更将充分展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为扎实推进该项目的实施,市政府和常村镇都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规范项目管理流程,并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保证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常村,越来越有新农村的味道!”常西村60岁的郭学潭在常村文化广场散步时自豪地说。过去,这里是土坑、破房、垃圾,人人嫌弃的地方,如今,一年四季、茶余饭后,大家都爱来广场看看、转转。
“常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常东村的杨大文经营着一家大型孕婴生活馆已有三年,通过自己辛苦创业,如今还帮助五六个姐妹就业。她说自己的生活、生意与社区建设密不可分。
“常村,同样是种地,收入提高很多。”沿村村民郭栓枝在一家农业合作社务工,她一个月收入近两千元。社区周边企业多,社区居民就业十分方便。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常春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是“山水常村、宜居新城”建设的重点工程,对提升常村形象具有积极的示范带动意义,对建设“创业沃土,人文家园,休闲胜地,幸福乡村”的新常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历了破茧之痛,一个崭新的常村展现在人们面前,她以她的宽容和博大笑迎四方宾客,她以她的自信和从容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道上。
《“美丽乡村”带来“常春”之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7564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