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莉萍
9月23日,峪河镇加瑞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机器轰鸣,人头攒动,由
新乡市农办、新乡市农机局和我市农机局共同举办的“三秋”玉米机收及烘干演示活动正在这里进行。活动吸引了各乡镇农业区域站站长、各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手及周边农户等200余人前来参加。
演示活动中,群众认真阅读了宣传资料,咨询了购机补贴政策。来自峪河镇吉家岗村的种植大户李建效对玉米收获和烘干机械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如果按传统模式收获庄稼需要大量劳动力,而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根本找不到那么多人来收庄稼,现在用机械收获玉米,不仅能减少劳动力,还可避免玉米潮湿导致落果发芽现象产生的损失,所以我准备买一台一体化自走式玉米收割机。”
当天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热情,他们不断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情况,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机器。
今年以来,我市作为农业部基层农技(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县之一,重点把玉米机械化作业确定为推广项目,建立以“专家+农机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形成县、乡、户联动的农机化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在主要粮食生产区,通过宣传发动、
培训引导、现场演示等形式,提高农民对玉米贴茬播种、免耕播种和玉米机械收获等技术的认知度。同时,调动全市的农机合作组织,发挥农机资源集中的优势,开展以玉米机械化生产为主的联机作业和订单作业,提高玉米机播机收率。
在项目实施中,市农机局选派了8名农机技术员深入4个科技示范户、1个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物化补贴,入户指导,发放5000多份宣传单,出动宣传车20多次,举办了2次现场演示会,为4个科技示范户每户补贴发放玉米播种机1台,为科技示范基地补贴发放玉米联合收割机1台。每个农机技术员包300个农户,全市辐射带动3000至5000农户,累计到户工作80多天,一步一个节点地在全市推广玉米播种技术,实现了农民由传统人工点播向机械化播种的转变,并且做到了农机农艺结合、种子化肥同施。
经过项目的实施,今年我市玉米播种机由2012年的100多台发展到目前的800多台,玉米机播率达到70%以上;玉米联合收割机由2012年的130多台发展到目前的900多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0%以上。
国庆节前夕,在冀屯镇、吴村镇、薄壁镇等地的周边农田里,随处可看到农机手开着玉米收割机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来回穿梭的身影,一次作业两垄,一次完成摘穗、剥皮、输送、收集等全过程。农民兄弟将机动三轮车停在自家地头,等着玉米收获机回来“吐”棒子。
“以前俺们这儿都是人工点种玉米,费时费力又费种子,农机局技术人员来俺们村推广玉米机播,包户包人手把手地指导,到了‘三秋’时,来俺村机收的农机手都说比往年好收,行对行,不会漏收!俺们这才体会到了玉米机播省时省力又省种子的好处!”
峪河镇吉家岗孙加瑞高兴地说道。孙加瑞只是农机局推广玉米机械新技术后获得收益的农民之一。
“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运用而生不仅节省了劳动力,又节省了时间、财力的投入,有效地带动了玉米机播和机收的发展,经测算,实施玉米机播与传统点种方式对比同等地质、同等条件下,每亩可降低投入15元,增加肥效30%,增产24公斤。”农机局局长孙明说起了玉米播种新技术对农民带来的实惠。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种收庄稼模式已经过时了,机械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机械化的玉米收割机自动完成摘穗、剥皮、输送、收集等全过程,农民只需开着农用三轮车把金黄的玉米棒拉回家,使用玉米脱粒机把将玉米棒上玉米和玉米棒分离,再用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避免焚烧秸秆污染环境)。最后,运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全方位的深层翻整后,开着免耕播种机将小麦种子种进土壤,农忙时节全部结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相信农机局在今后“三秋”工作中会更加努力,创造新的佳绩。
《辉县市农机局服务“三秋”工作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67340.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