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冀屯镇宪录村新农村建设见闻

[摘要]宪录村啊宪录村,新街新房新广场,新农村来新气象冀屯镇宪录村村民张运编排的快板《宪录村之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村的新风貌。 走进宪录村,路面平整干净,广场宽阔整洁,村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吐芳。近年来,该村以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强班子、壮队...

\

  “宪录村啊宪录村,新街新房新广场,新农村来新气象……”冀屯镇宪录村村民张运编排的快板《宪录村之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村的新风貌。
  走进宪录村,路面平整干净,广场宽阔整洁,村周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吐芳。近年来,该村以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为统领,强班子、壮队伍、重服务、谋发展,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幸福的花儿灿然绽放。

一心为民谋幸福

  老百姓盼什么?盼的是过上富足舒心的好日子。
  宪录村地处平原,肥田沃土,一直沿袭一麦一秋的种植模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二十年来,村两委班子先后引导村民发展菜花、食用菌、景观树及花卉种植等第三产业,建成食用菌大棚200余座,养殖户70余家,经商户100余家,使宪录村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做,走上了富裕道路。
  “怎样让村民享受到发展成果”成为宪录村两委班子成员思虑的重要大事。为此,村两委不断推出富民利民举措,积极优化生活环境。
  过去的宪录村宽宽窄窄、长长短短的街道多达10条,没有一条直街,没有一排齐房。在村党支部书记赵启利的带领下,宪录村下大力气进行了村庄规划,打通了4条主街,整修了13条小巷。为了让群众看到满眼绿,闻到花草香,宪录村对村内所有道路进行了绿化,累计投资10余万元栽植了玉兰、桂花、樱花和红叶梨等十几个品种,达到了四季有绿,一街一景的视觉效果。
  民生工程大于天。宪录村两委班子为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积极向上争取民生项目和资金,跑烂了鞋底,磨破了嘴皮,争取到大小项目十多个,村里的路灯亮了、自来水通了、变压器换了、电网改造了、污水净化了…… 同时,该村投资40万元建成了文化娱乐休闲广场,累计投资百余万元建成了文化大院,完善了一大批文体设施,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有品位、上档次。
“过去村里是三泥,住的泥打墙,走的泥烂路,喝的泥混水,现在是三新,新房子、新路子、新样子,我心中有三谢,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村里好班子”,说起村里的发展,村民张明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劲吹和谐文明风

  “全村发展一盘棋,两委班子一条心,党的服务一条龙,干部群众一家亲……”。在村文化广场上,宪录村老年协会的老人们用快板的形式唱出了群众的心声,也唱出了宪录村发展、富裕、和谐的新气象。
  富裕起来的宪录村村民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精神生活上也在追求富裕,一个读书热、文化热、健身热正在宪录村蓬勃兴起。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斥资兴建了文化活动室,购置图书,免费借阅,定期轮换;购置了文体器材,兴建了文化休闲广场,使村民足不出村就享受到了娱乐健身乐趣;成立了文艺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到傍晚,三五成群的宪录村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村图书室、奔向村休闲文化广场……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要不是俺妈几十年来这么尽心帮我们照顾孩子们照顾家庭,孩子们不可能这么争气相继考上大学,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安心工作,真是太感谢俺妈了……”宪录村老党员郭桂兰的两个儿媳一提起自己的婆婆,打心眼里充满感激之情。郭桂兰从宪录村妇女主任退下来以后,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辅导自己的孙子孙女,竭尽全力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赢得了全家人的尊重。“像郭桂兰这样的好婆婆、好媳妇在我们村里还有很多,她们做的事看似普通,却把整个家团结起来,很值得众人学习!”宪录村现任妇女主任苗海云钦佩地说。
  温馨互动的邻里关系,是村风文明的动人之景。为了提升村民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宪录村广泛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制定、推广村规民约,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开展了党员家庭挂牌竞赛、文明富裕户竞赛等评选活动,并将他们的事迹进行广泛地宣传,在全村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此外,村里还通过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使他们既能依法办事,又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激发全村正能量

  “干部不为民服务,不如村头歪脖树。不怕难事办不了,就怕群众不来找。”这两句话是赵启利常挂于嘴的口头禅。村两委一班人在赵启利带领下,发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和服务弱势群众中竭尽全力。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似一汩汩暖泉滋润着群众的心田。
  民之困,党之忧。村民张运一家3口,老伴重病、儿子痴呆,家庭极度贫困。村两委组织全村党员捐款为其家人医治。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张运积极发挥编剧特长,为村里的老年协会编写剧本供其演出;村民李文信家庭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靠收破烂维持生计的李文信无法支付兄妹俩的学费。得知此事后,赵启利一方面动员村里的富裕户对其帮扶,另一方面自己为他们担保贷款,解决了兄妹俩的上学难题;村民范运生的儿子得了重病,村两委每年组织党员、富裕户为其捐款治疗,使他们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老党员赵德全体弱多病,家庭困难,村党委逢年过节都到他家看望慰问。像这样的事例在宪录村不胜枚举,这些只是该村近年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一个缩影。
  为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村里专门成立了代办服务站,凡是群众需要干部替他们办理的事情都可代办,代办站每都有村干部值班,设置台账,详细登记所需办理的事项,分类汇总后集中到镇里或市里进行办理。截至目前,宪录村共为群众代办事务2000余件,群众的怨气消了,干部的傲气没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更加坚实了,干部真正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人心齐,泰山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宪录村村民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大伙儿拧成一股劲奔走在致富道路上。如今的宪录村,经济发展,平安幸福,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的一切无不折射出新农村建设给宪录村注入的勃勃生机,无不记录着宪录村新农村建设的变化历程。(刘芳云)


《冀屯镇宪录村新农村建设见闻》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5558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