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辉县市积极备战防汛工作纪实

[摘要]□刘文君 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我们及早安排,周密部署,坚持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全面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努力维护良好生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20日,市防汛办负责人徐福堂告诉笔者,我市有2007平方公里的面积,山区、平...

□刘文君

  “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我们及早安排,周密部署,坚持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全力做好防汛工作,全面提高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努力维护良好生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8月20日,市防汛办负责人徐福堂告诉笔者,我市有2007平方公里的面积,山区、平原、丘陵兼而有之,其中山区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面积216平方公里,平原面积784平方公里;全市共有7条洪水河道,5座中型水库和30座小型水库。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决定了辉县市典型的山洪灾害易发区,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我市全面排查隐患,开展防汛演练,全力筑牢防汛“铜墙铁壁”。

储备物质  组建队伍

  每年的7至8月份,是我市主汛期,今年,全市上下对防汛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目前我市的防汛工作正顺利进行。
  5月份以来,我市全面部署了防汛抗旱工作,调整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中型水库防汛指挥部,印发了《辉县市2015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明确了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任务。在落实防汛抗旱工作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同时,还建立了防汛技术责任制、24小时防汛值班制等制度,制定了有效的应急响应措施,确保防汛工作组织得力,决策科学,应急迅速,响应有效。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狠抓防汛物资的储备工作,做到防汛储备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储存地点、联系人等“六落实”,各类防汛物资的储备有条不紊,所有防汛物资储放在指定的仓库专人看管。目前,全市共储备麻袋及编织袋12万条,炸药10吨,麻绳3000斤,汽柴油100吨,竹杆5000根,帆布篷100块等,市防汛指挥部储备救生衣730件,发电机6台,度汛应急灯300个及救生绳、雨伞、手电筒、铁锨等防汛物资。 

用技术和速度跑赢险情

  在今年7、8月份的降雨过程中,我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对超量雨量站的监控,及时发布了预警信息,启动了防汛应急方案,最大限度避免了因强降雨可能造成的损失。
  为确保防汛工作更好的开展,市水利局投资近700万元,在全市的19个乡镇、122个行政村、161个山洪灾害危险区新建简易雨量监测站161个,简易水位监测站34处,安装预警语音广播设备146套,发放手摇报警器161台,铜锣161套。至此,全市被划定在山洪灾害危害区的10.28万农民群众达了监测预警体系全覆盖。
  2012年7月21日20时至23时全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降雨最大的南村镇丁庄村达288.5毫米,丁庄河出现特大洪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市防指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及时通知乡镇主要领导,立即上岗到位,一线指挥,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迅速利用无线语音报警对群众发布了及时转移预警,村山洪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利用无线语音报警器、手摇报警器、铜锣等报警工具迅速警示沿河群众立即转移。至21日21时30分,丁庄村危险区内的104口人听从指挥,按预定的转移路线顺利转移至临时避险点,没出现一人伤亡。

宣传演练 群策群防

  为提高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人民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汛工作人员走街入户,先后把6320册宣传画册、170副光盘、24400张明白卡送到重点防治区群众手上。与此同时,水利局还成立了60人的防汛应急抢险队,并以两个排的编制加入了省属渡河抢险连,配合市武装部开展了抗洪抢险渡河演练;市防汛指挥部举办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班,各乡镇分管防汛工作领导、水利站负责人、村级主要领导及预警员、监测员约15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市防汛办负责人介绍,在汛前检查的基础上,我市对查出的问题分类汇总,提出处理意见,制定相应防汛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和各级各部门职责,强化了雨情、汛情、险情的监测、预报,修订了汛情会商制度、堤坝巡查防守、险情抢护方案,落实了防汛部门专业抢险队、群众抢险队等应急保障,做到主动防范,有备无患。
多做防灾减灾工作,就能少一些救灾抢险工作,降低灾害给群众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就是辉县人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辉县市积极备战防汛工作纪实》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3871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