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28 09:38 我要投稿
□王苏平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党课题目是《传承辉县精神 造福身边百姓》。敢为天下先,身先士卒带头拆迁
让时间年轮倒转到2008年夏天。当时的东石河村,没有一条主道,房屋座落杂乱,垃圾随处堆放。虽位于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但村民的居住环境与现代化的城镇极不匹配,是城关办事处数上号的落后村。可要第一个进行旧城拆迁改造,要让群众离开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独院,谈何容易。就在这时,郭锋走马上任了,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推进拆迁工作有序开展,郭锋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后决定,让党员干部带头拆迁,给群众作示范。怎么作示范?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郭锋,而郭锋的房子当时却不在一期拆迁范围,有群众说:“书记的房子不在拆迁范围,他还不想咋指挥咋指挥。”为了解开群众心结,他身先士卒,把自己居住的、装修精致的二层小楼和当时提意见的一期拆迁群众的一层平房交换,并自己带头拆迁,打破了当时拆迁改造的僵局。一鼓作气,启动新项目彻底甩掉贫穷落后的旧帽子
为了彻底改变东石河的面貌,郭锋又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东石河村未开发的地域上,为了规划更合理科学,更符合群众的生产生活意愿,他不分白天黑夜,不留节假日,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和村组干部一起实行分组包户,走街串巷给群众讲政策、做工作,征求对设计方案的意见,群众白天在家,就白天去谈,晚上在家,就晚上去征求意见,通过这种“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方法,真用心、扑下身与群众的深入座谈,最终制订了符合群众意愿的、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得到群众的一致支持,随即鑫隆名居项目全面启动,群众内心深处开始认可拆迁工作,并对郭锋和他带领的村“两委”班子高度信任。群众说,我们现在迫不及待地要拆迁,一套旧房换两到三套新房,小区双气,这经济账够划算。就这样,鑫隆名居项目一期106户拆迁户仅用15天就全部拆迁到位。创新发展,只为村民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只要是对村民有益的事,就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好。”这是郭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村民住进了现代化的社区,如何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市民新生活,让村民有活干、有钱挣,一直是郭锋思考的问题。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东石河村已不再是当年的“大农村面貌”,原来的种植、养殖已不再适合东石河村。鉴于这种情况,郭锋吸收部分村民到自己的建筑公司上班,介绍村民到锦绣花园、鑫隆名居社区物业工作。并引导村民在市人民医院周边从事三产,创办小吃店、服装店、百货店等。谁有好的项目、好的创业想法,郭锋总是给予积极引导、给予资金支持。《传承辉县精神造福身边百姓》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3393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