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石头房引来城里人

[摘要]初夏时节,临近晌午,平岭村的李桂兰从自家老屋出来,到家门口的菜畦里薅一把新鲜的蒜薹,就开始准备午饭了。72岁的李桂兰,耳朵有点背,她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干活,老伴儿在村里帮忙打井,平常陪伴她最多的是家里养的一只花猫。 这房子有四五十年了吧,我嫁...

初夏时节,临近晌午,平岭村的李桂兰从自家老屋出来,到家门口的菜畦里薅一把新鲜的蒜薹,就开始准备午饭了。72岁的李桂兰,耳朵有点背,她有两个儿子都在外面干活,老伴儿在村里帮忙打井,平常陪伴她最多的是家里养的一只花猫。
  “这房子有四五十年了吧,我嫁到这儿以后跟孩子他爹一起盖的。”李桂兰说。眼前的石头房,破旧的门脸,低矮的墙体,用一块块三四十厘米见方的石块垒成,石块中间浇筑石灰固定;有一个十来平方米的小院,院子一侧就地垒着一个土灶,李桂兰就在这里做饭。 平岭村里绝大多数都是像李桂兰家这样的石头房,石屋、石墙、石桌、石凳,有的家里还保存着石床。四五十年前老辈人就地取材,上山凿石头,用车推,用肩扛,家家建起四五间石屋。灰色的石头墙掩映在青山绿树中,那才叫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随着来这里寻幽探密的城里人越来越多,“石头村”的名字也不胫而走,传播开来。
  踏着青石板,走在错落有致的村子里,见到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出去了,老人们在家给他们带孩子。在这儿有地种有菜吃,上了年纪就图个踏实。”70岁的村民冯秀兰说道。 看着一队队骑行者从眼前经过,冯秀兰一脸不解:“真不知道这城里人都往这儿跑个啥,穷山沟有钱没处花,年轻人要不走连媳妇儿也娶不上。”不远处,正在锄地的村民杨贵生插话道:“有啥?咱这房子冬暖夏凉,山上有柿树槐花儿,在这儿住习惯了,城里的房子还住不惯哩。”原来,59岁的杨贵生在县城的铸钢厂上班,老家还有八九亩地,他在城里买了房子,夏天石头房里凉爽舒适、用不着开空调,住习惯了,他还是回到了老家。
  孙振泽是平岭村的老党支部书记,郑永和时期带领大家修路开渠,当时也是张村乡有名的“双强”村支书。谈起平岭未来的发展,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极力强调生态的重要:“山没有了人也就存不住了,现在我们村旅游业发展得不错,就是因为生态环境比其他村好。”孙振泽住的房子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了,这座房子几易其主,到了老孙家已是第四家。古旧的大门,门前挂两个红灯笼、挂一串玉米,许多游客在这里拍照留念。“老的东西太少了,越来越少了……”孙振泽喃喃地说。
  石头房子是个宝。怎样在开发平岭旅游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它的原生态,还让当地村民享受到开发的实惠呢?“开发平岭村,我们规划了几个方案,目前看来最合适的就是原先的房子原位置不动,拆了后还用原来的石块重建,重点是在房子内部修建排污系统等现代化设施,满足城市游客来村里度假的生活需要。”现任支书郭立华说。(马丙宇 段永强 杜榕葆 )

《石头房引来城里人》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0852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