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拂面的清新之风,循着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记者行走在我市各中小学校,踏进新楼林立、环境幽雅的
校园,步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孩子们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就如同绽放的鲜花,无尽地诉说着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给
辉县教育带来的青春风韵与和谐律动。
从人人有学上的初步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人人都上好学的优质均衡……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建设,强师资,提质量,减差距,让公平教育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目标渐行渐近。
高标准规划,夯实教育均衡发展之基
义务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响亮提出:打造辉县教育升级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辉县的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近接受优质教育。
辉县教育升级版,就是经过3年至5年的努力,在教育质量、队伍建设、资源配置、服务体系等方面实现全面升级,最终实现“三基本两提升,构建完善四大体系”的升级目标,即基本消除“大班额”,基本消除C、D级危房,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能力;构建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完善家庭贫困学生救助体系,构建完善农村学校教师保障体系,构建完善教师
培训成长体系。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力量,坚持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提高教师待遇,切实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夯实教育均衡发展之基。
市委书记王天兴专题听取了教育工作汇报,在两次常委会上,专题研究教育工作,指出教育是最大的
民生,要研究落实好上级政策,确保执行到位,并就城区学校建设作出批示,要求学校规划一步到位,先建后拆。市长张星吉多次召开市长办公会、政府常务会研究教育工作,出台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城区学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办法、发放农村学校教师补贴的通知等4份文件,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解决教育发展难题。市人大多次调研视察教育工作,针对城区学校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甘桂玲主任在人大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教育事业资金投入,加快学校规划建设进度;在旧城改造中,对学校建设必须先建后拆,把最好的地段留给学校,让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市政协时刻关心、关注教育发展动态,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党组书记、副主席王颖和很多政协常委和委员,为山区贫困学校捐款捐物。
高标准建设,打造学生成长幸福家园
沙窑乡中心校原来办学条件非常简陋。近两年,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该校相继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该校校长赵福平高兴地说:“我们学校现在的办学条件一点不比城里学校差!”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均衡的根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年来,我市先后
投资2.3亿元,建成了城北中学、吴村镇中心校、川中
文化教育中心、赵固乡中心校、夏峰社区学校等一批标准化学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学校布局,确定了3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25所小学、7所幼儿园的总体规划,制定了学校建设时间表、路线图。
2014年,市政府在财政异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挤出大量资金,加大对城区学校建设的投入,投资均在3000万元的同济学校、文昌小学、太行中学等3所学校已投入使用,百泉小学、佳怡小学正准备开工建设,富庄小学、城内小学、子弟学校扩建、实验学校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问题是缩小城乡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补齐短板,向薄弱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农村学校倾斜,便成为我市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策略。
在农村,我市先后实施中小学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舍维修项目等62个,总投入6800万元,计划新增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已竣工32个。在内部设施上,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加大对学校电子白板、图书、实验仪器设备和体音美器材的配置力度,并着力解决了一批深山区、偏远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和喝开水问题。
在校舍改造逐步到位的同时,我市还高度重视学校内部设施和装备建设,对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校园网络系统等学校内部设施设备进行配套,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高素质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不仅仅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更要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这种优质教育不仅要有好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更要有一个均衡的教师资源配置作保障。要弥补农村师资薄弱的“短板”,还必须让城乡教师“动”起来。
为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市通过建立教师补充交流机制,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强化教师业务培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能力和水平,致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从2014年开始,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在整个
新乡市,我们发放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的力度是最大的。"市教育局局长刘建国介绍说,按照深山区学校教师平均每人每月600元、丘陵边远区300元、农村平原200元的标准进行计算,个别深山区教学点教师能拿到760元,年财政预算1380万元。2015年,我市农村教师补贴将实行动态管理,各乡校指定专人负责,一月一造册,一月一发放。
“农村教师生活补贴终于打到工资卡上了,每月760元,这不仅是党和国家对我们山区教师经济上的倾斜,更体现了对我们山区教育的关怀与厚爱。教师们的干劲儿更足了!”南寨镇三郊口小学任教37多年的刘新群老校长高兴地说。
此外,从2014年秋季开始,我市大力实施合作办学制度,制定合作办学实施方案。由名校与全市薄弱学校形成“一帮一”或“一帮二”的形式,形成联盟校、联合校、教育集团模式,在人员交流、教学进度、教研内容等方面保持一致或形成特色,短时间内使薄弱学校转变为名校。截至目前,第一初级中学和文昌中学、城北中学和北云门二初中、实验学校和军民路小学、子弟学校和学院路小学开展联合校实验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力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是辉县教育优质均衡的价值所系,也是辉县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砥砺奋进,辉县教育逐步实现了学校布局合理化、校园建设规范化、设施设备标准化、师资结构均衡化、办学特色多样化、教育质量优质化,闯出了一条符合辉县教育实际的教育均衡发展之路。我们相信,辉县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脚步将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辉县市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204383.html,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