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河南新闻 > 新乡新闻 > 辉县市新闻 >

辉县市发现孙奇逢神道碑专家呼吁重修其故居

[摘要]近日,孟庄镇东夏峰村一工地,挖出3块残碑,上有清故大儒孙征君夫子神道等字样。专家研究后认为,这是与黄宗羲齐名的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的神道碑。 据史料记载,孙奇逢是清初儒家北学宗主,原籍河北容城北城村,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孙奇逢一生笔耕不辍,...

近日,孟庄镇东夏峰村一工地,挖出3块残碑,上有“清故大儒孙征君夫子神道”等字样。专家研究后认为,这是与黄宗羲齐名的明末清初大儒孙奇逢的神道碑。
  据史料记载,孙奇逢是清初儒家北学宗主,原籍河北容城北城村,晚年移居河南辉县夏峰村。孙奇逢一生笔耕不辍,著作卷帙浩繁,学术界评价其“上继往圣、下开来学”“振三百年儒者之绪,而为当朝理学之大宗”。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说,孙奇逢“始于豪杰,终以圣贤”,是儒家理想人格的杰出代表,特别是他晚年在夏峰村讲学20余年,教授生徒数以千计,康熙年间相传“征君门生半朝廷”,夏峰村一时成为中国北方学术交流中心,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儒家思想才不因清朝入主中原而中断。
  夏峰村兼山堂文物保护理事会负责人孙敬洲介绍说,孙奇逢墓就在新发现的神道碑出土地点南200米处。据《孙氏族谱》记载,清康熙十四年孙奇逢去世后,安葬于夏峰东原,其门人弟子手植柏树300余株。解放初期,墓地仍柏林蔚然,有名人碑刻上百通。20世纪50年代后,征君墓地柏树被砍伐一空,墓冢被推平,名人碑刻被砸毁填入北边小河中,此碑即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孙奇逢故居文物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亟待修复。虽然早在10年前孙奇逢讲学处——兼山堂和征君墓就被认定为新乡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原故居三进院落仅存后院,除兼山堂由孙氏族人集资重建外,其余建筑均年久失修,东厢房损坏严重,西厢房仅存基址,南厢房屋顶、山墙部分塌陷,已成为危房。
  今年恰逢孙奇逢诞辰430周年,在日前举办的纪念会上专家呼吁,孙奇逢一生致力于儒学道统传承和社会伦理秩序重建,不仅当时在学术界具有崇高地位,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应重修孙奇逢故居,保护现有文物,积极推动以孙奇逢为代表的夏峰文化研究。(孙晓)

《辉县市发现孙奇逢神道碑专家呼吁重修其故居》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xinxiang.yuduxx.com/huixian/19118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